2011年2月5日 星期六

《遠見雜誌-農村專刊》揮別淹水惡夢,塭仔村築夢美麗願景


揮別淹水惡夢  塭仔村築夢美麗願景
嘉義的塭仔社區,一個淹水淹到常上新聞頭條的沿海漁村,
村民怨天卻不由命,一面積極爭取治水經費,一面努力經營社區特色。
一群娘子軍團衝鋒陷陣,把台灣鯛、蚵仔等在地產業,變成深度漁村體驗活動,
帶著社區走出悲情,迎向陽光。



漁村生活不簡單 淹水成惡夢
豔陽下,魚塭池水中蕩漾著粼粼波光,一群外地遊客站在岸邊仔細聽著「豬哥舅」陳景升的講解,「把這一頭的魚網披在左邊肩膀上,右手再抓起另一頭的網子,慢慢的收。」只見豬哥舅右手用力一拋,身子輕輕一蹬,魚網在空中張開,以一個極為美麗的大圓落入水中,十幾隻台灣鯛入網上岸,現場一片掌聲。


遊客們躍躍欲試,才拿起魚網就發出慘叫聲,「怎麼那麼重啊!」原來看起來薄如蠶絲般的網子,底下都綁了鉛塊,才能沈入水中。好不容易扛上了肩,收好了線,一股作氣把手中的網用力甩向空中,但魚網卻像垂頭喪氣的小兵,一整坨團在一起,直直地墜入池中,「好難哦!」直到親身體驗,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輕人才知道,原來漁民生活一點都不簡單。


塭仔社區,光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個「塭仔」滿布的漁村,魚塭是社區風景,更是社區產業。村民們絕六部分靠養殖台灣鯛為生,年產量高達12萬公斤,為全台最大宗的台灣鯛產地。然而,每次大雨颱風一來,村子必定淹水,魚塭裡的數萬尾台灣鯛隨著洪水流竄,家家戶戶幾乎都損失好幾百萬。與淹水對抗,成了居民多年來的習慣。



塭仔社區的地形像個大碗公,是嘉義縣裡地勢最低窪的地區,要是再遇上海水倒灌,積水往往好幾天都退不去。村裡有不少房子已經墊高地基,但去年的八八風災,還是難逃淹水命運,一淹就是一整個星期。淹水像擺脫不了的惡夢,每年不斷循環,水退了,魚流光了,人也走了,「年輕人淹怕了,都搬到外面去住。」死守魚塭的老人家們苦笑的說,「用不著遷村,等我們死了,村子就沒人了!」悲情像大水般漫延,可是有一群人卻說什麼也不願認輸。


新任村長有魄力 扛起治水大責任
今年八月新當選村長的陳明川,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解除水患之苦。「淹水的問題一定要改善,不然塭仔村沒有未來。」還沒上任前,水利署到村裡召開說明會,要與村民討論興築擋水圍牆事宜,老村長不肯來,陳明川一肩扛起責任。水利署規劃的圍牆範圍僅限於住家外圍,魚塭不包括在內,「也就是說,只肯顧性命,不願顧財產。」村民當然不願意,希望能兩者兼顧,陳明川擔心再這麼吵下去,今年底若沒發包,這筆治水經費就要被收回去,於是協調水利署和村民,將擋水圍牆範圍擴大,「魚塭加減要顧,多出來的錢,我再想辦法去籌。」6千5百萬的擋水圍牆工程就著麼定案,年底就要完成。


治水,當然不是把水檔在家門之外就好,水利署另外還計畫要在村裡大排旁設置三個滯洪池,配合抽水站,徹底解決塭仔積水不退的問題。陳村長看到計畫後馬上決定,「滯洪池用地的部分,我全部負責。」他還提醒工程設計人員,滯洪池周邊的水溝也要一併改善。這項工程預計年底發包,400個工作天完成,村民滿心期待,終於可以像別人一樣,擁有一個乾爽的家園。


「要抱持憐憫的心懷,為地方做事。」是陳明川給予自己的期許。然而,社區要改變,光靠村長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一個人挺十分,十個人不就挺一百分了!」61歲的陳梅容站出來力挺親家公村長。村長負責治水,社區的綠美化和營造工作,就交給另一群娘子軍。


娘子軍四處奔波 賺取社區基金
娘子軍團領頭的是50初頭的吳淑芳,她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創意,把平凡無奇的漁村變得有趣好玩。年輕時候在農會推廣股上班的吳淑芳,因為工作接觸到農村,當時有幾名更生人想要種花成立產銷班,卻沒人願意輔導,燙手山芋丟來丟去,最後丟到吳淑芳手裡。吳淑芳被他們的熱情和理想感動,主動幫忙寫經營計畫書向銀行貸款,卻四處碰壁,讓她感到十分無奈,「更生人想要重新出發,社會體制卻不肯幫忙。」幸好最後在多方努力之下,還是以甜美收場,但吳淑芳心中隱藏的濟弱扶傾個性,卻因此被激發出來。


一頭栽進農村,吳淑芳愈做愈有興趣。91年她選擇離開農會,走進農村。當時台灣正好加入WTO各地都在推廣轉型休聞農場,於是她在夫家成立了塭仔社區產業文化班,把之前社區為了區運會表演而成立的「歌舞團」成員找來,利用休閒農業的概念經營起社區。產業文化班一開始只是社區媽媽們唱唱歌、跳跳舞,地點就在班長林蔡春美家旁邊的一塊草地,「我還牽電燈來照,收音機、茶水一放,大家就開始跳了。」那段刻苦「黑白亂跳」的日子,林班長記憶猶新,十幾個好姐妹的感情愈跳愈深厚。她們也沒想到,這幾個年紀加起來上「千歲」的歌舞團,可以一跳就是十多年,成為當地「存活」最久的媽媽舞蹈班。


媽媽們每月交一百元當做活動基金,請老師來教跳舞,有比賽就去參加,賺了獎金回來就充當社區活動經費,或者做些小點心,到園遊會、展售會去賣。有錢賺就要去拚,就連小點心也是用最少成本製作而成,林蔡春美用海邊礁岩土撿來的蚵仔,加入鱈魚漿,再用豆皮捲起來,就成了獨一無二的塭仔蚵仔捲。「我們還跑到總統府廣場前去賣哩,一下子就賣光光。」十幾名年過半百的婆婆媽媽們就坐在貨車後頭,被吳淑芳載著四處比賽、賺錢。有一次,吳淑芳向人借來一部貨車,載著大夥到嘉義縣政府參加展售會,回程由她先生開車,「怎麼沒有煞車啊?」大家才知道吳淑芳為了賺錢,居然連命都可以不要,「現在回想起來,以前怎麼那麼傻啊?像憨牛被人憨憨的拖著走。」林班長邊說邊笑,話裡沒有半點責備,因為她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社區。


就算淹水 家也要美美的
賺來的錢,吳淑芳開始做社區綠美化,整地買樹苗,分給社區居民種,結果有人不但不領情,還潑她冷水,嫌她多事。吳淑芳不以為意,「我的個性本來就是很雞婆」,看到有人坐在廟裡、大樹下,她就過去拜託「只要有善意,就會有回應。」要種樹那天,來了一大群人,平常沒參與的人也出來了,還有外村的人也跑來插 花,這是村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做凝聚力。


一天到晚在社區忙來忙去,在東石高中當老師的先生卻沒有半句怨言,「我全力支持她做喜歡的事」,缺人手時,他還會動員學校同事來幫忙。而81歲年邁的婆婆陳張真珠也是吳淑芳的後盾,家事一手包辦,讓媳婦不致於兩頭燒,甚至還主動認養起家門前的一塊小空地,每天早上都來澆水除草。當地的地下水太鹹,為了澆花的水源,大家可是想盡辦法,最後想到在地下埋水管,引200公尺外的井水來用,才解決難題。去年八八風災,綠地上的花草全軍覆沒,陳阿嬤重新栽種,才又恢復小花園的景致。廢棄的蚵殼、水泥花台,都被村民拿回來二次利用,變成家門前綠美化一角,「到外面看到別人的社區很漂亮,就會想說別人做的到,我們也可以。」村長太太陳湯春蘭不但支持先生站出來為社區做事,自己也參與社區環境改造。就算飽受淹水之苦,自己住的地方還是要美美的,是村民唯一能做的堅持。


全村齊動員 開發漁村體驗活動
經常四處參觀別人的社區,塭仔村民也開始思索,要怎麼把外面的人帶進社區裡?但村裡既沒有好玩的遊樂設施,也沒有像樣的大餐廳,更沒有星級飯店,能給別人看什麼?做什麼?「就讓他們來體驗我們的生活啊!」吳淑芳聯想到以前操作休閒農業的模式,瞄準村裡最重要的台灣鯛產業,設計一連串的體驗活動。


「這裡的土質、水質和環境,養出來的台灣鯛品質很高,屬於生魚片等級,外銷到日、美、歐盟等地。」站在魚塭邊和外地遊客詳細解說的是台灣鯛達人蔡秀蕊,因為家裡從事台灣鯛養殖,對養殖技術、管理方式非常地清楚。她原本是媽媽舞蹈班的成員,硬是被吳淑芳推上台前,還把自家魚塭提供做為參觀點。「剛開始好害怕,怕講得不好。」硬著頭皮上陣的蔡秀蕊,發現來的遊客都很親切,如今她已經能夠應付自如,還能和遊客開玩笑。


當遊客了解台灣鯛的實際管理情況後,接下來就要進行遊客們最期待的「撒網捕魚」體驗活動。負責教撒在網的捕魚高手豬哥舅陳景升,得知村裡正在進行這樣的活動時,主動表示願意出一份力,更提供出自己的魚塭讓遊客捕魚。在他的指導下,白色魚網在空中飛起,降落水面,一次又一次,儘管能成功捕到魚的機率實在很低,但光是撒網的動作就已經讓遊客們不虛此行,直說比到國外旅行還好玩。


鋟蚵(即挖蚵肉)也是體驗活動之一。塭仔村實際上並沒有從事蚵仔養殖,但蚵販每天都會載著蚵仔來村裡請婦女打工,有二、三十年經驗的吳陳梅祝是這項活動的負責人。「把鑽子插進蚵仔殼裡,上下動一動,蚵仔殼就會分開了。」吳阿嬤俐落的身手,幾秒鐘就把蚵肉給削下來,讓遊客看得目瞪口呆。吳阿嬤的外籍媳婦也在一旁跟著鋟蚵,台灣阿嬤把技術傳承給外籍媳婦,遊客看到的可是最真實的漁村面貌。


體驗活動結束後,還有豐富的在地料理可以品嘗。「我們沒有固定的菜單,今天有什麼就煮什麼,唯一可以確定有的就是台灣鯛魚湯。」招待遊客的菜都是社區居民熱心提供,或是剛好體驗活動有到菜園採收蔬菜,就拿來煮。社區阿嬤們同心協力完成菜餚,加上熱情的招呼,這一頓飯比在大餐廳吃到得還津津有味,因為飯菜裡有著大廚師也煮不出來的濃濃人情味。


沒有豪華的硬體,塭仔社區居民找到自己的特色就是「真實的漁村生活」。當外面的人願意走進來認識塭仔社區,他們更要努力讓別人看得起。現在社區居民積極研發台灣鯛加工產品:除了已成功研發出用魚鱗萃取,含有豐富膠原蛋白的「美人凍飲」之後想計畫用台灣鯛做魚脯。擺脫淹水後的塭仔社區,未來要靠台灣鯛拚上新聞頭條。

本篇節錄自: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12)。揮別淹水惡夢,塭仔村築夢美麗願景。遠見雜誌,農村專刊,頁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