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三合院的基本結構

三合院的基本結構
自古以來我國重視倫理道德,注重家庭內人與人關係的規範。我們所居住的房屋,不論是在什麼環境下,主要的目的是要促進同一屋簷下的人互相之間的秩序與和諧。因此,我們三百多年前,由福建、廣東一帶的漢人移民到了台灣,仍然沿用從前在大陸上的舊習慣,使用紅磚、紅瓦等建材來蓋自己的住家。最基本型式是蓋成一字形,俗稱「一條龍」中間為「正廳」,兩側則是臥房和廚房。可是,當家庭人口愈來愈多,房屋不夠住時,他們就會在一字形房屋的兩側加蓋房間,如此一來,就解決了住的問題,而原來一字形的房屋也就變成「三合院」 、 「四合院」等建築了。

三合院建築,周圍護龍的擴展與院落的增添表現家族的興旺。一般而言,「三落大厝」或「五落大厝」即是三合院建築擴建成三進落或五進落的形式,同時也意涵主人身份地位的提升。在封建時代,通常大厝的進落隨官階的高低有所限制,不能僭越,在一個民族中,居屋若超越其應有地位是要受制裁的,可見住屋院落的規模,已為家族身份地位的具體象徵。其實,不同族群各自房屋表徵意義不同,也就是每一民族各有其住的文化,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而忽略其原有文化原則。台灣族群多元,居住文化各有差異,彼此之間應互相尊重、調和,使族群精神融合,以提升社會公共精神。

人類居住的房子,除了表現身份地位,與該民族的文化精神之外,經常也藉房屋的外型甚至整個村落的配置表達一個民族的宇宙觀念。換言之,將房屋或整個村落視為一個小宇宙,處處象徵宇宙間各種事務的關連。宇宙的兩元對立,「陰-陽」、「天-地」、「上-下」、「乾-坤」、「左-右」等觀念,透過對立因素的矛盾與和諧,形成風水與堪輿之術,而風水與堪輿正是我國房屋建築以至城郭設計的重要文化原則。


三合院俗稱「正身帶護龍」或「大厝身」。三合院規模可顯示屋主地位。建築分為「正身」和「護龍」。正身大部分是五間起,中間為正廳,作為共同奉祀神明、祖先神位及婚、喪、喜慶之用。左為大房,右為二房,正身兩端分別向前各建五間「護龍」,亦有正身、護龍各三間。

三合院中間俗稱「稻埕」,又稱「門口庭」。平常是曝曬農作物如稻米、土豆、大豆等之用,或供小孩子活動之場所,或排桌請客之用。一般正身與護龍之間有巷仔路,這個巷仔路通風良好,可在這裡乘涼撿菜等。

「三合院」為漢民族之基本居住單元之一,由廳堂及兩道廂房所組成,以下分廳堂及廂房作詳細介紹:
(一)廳堂:多數為五或七間,其各間之名稱及機能為:
  1. 正廳。
  2. 左室:正廳左側之房間。為家長之居室。
  3. 廚房:左室左側之房間,由家長之妻子掌理。
  4. 閑間:正廳右側之房間,為家中長輩之居室,若無長輩,則攤置雜物。

(二)廂房:為晚輩之居室,依左尊右卑、內尊外卑之秩序分配房間,若晚輩成年娶妻後,則將其中央之一間改為客廳,稱為「私廳」。


  三合院一如我國其他的合院建築,其房室均有地位尊卑之分,當家庭結構改變時,家中成員依據新的倫常輩分重新調整住處。

在自然環境欠佳之地區,居民多於廳堂前添加一座四周無牆之「軒」,以防雨、防曬。「軒」因界於室內外之間,故常成為家人工作、談天之場所。此種作法以澎湖地區最多,此外,本省中南部一帶偶爾也有之。

三合院之軸線有縱橫兩條,縱軸線為主軸,以正廳為準向前後伸展;橫軸線為副軸,以廳堂之檐廊為準向左右兩側伸展。所謂添加「護龍」,即以橫軸為基準,每格一段距離加建一隊與廂房平行之房舍,所有房舍均以橫軸與廳堂相通,本身則另有獨立之進出口。族人依據國人之空間觀分配住所:左內護(即左側第一道護龍,以下均同)為長房所有,右內護為二房所有,左外護為三房,右外護為四房……等,其餘者以此類推,最外側為牲畜之棚舍。

護龍與廳堂之間的空間有下列各種:(一)過水廊(間):即兩者之間的廊道或房間。(二)龍虎井:即二者之間的天井,位於左側著稱為龍井或日井,位於右側者稱為虎井或月井。(三)子孫巷:即橫軸與廂房銜接之凹入部分。上述之橫向成長合院為我國南方所特有,其護龍數目以一對居多,最多為三對。此外,尚有以大三合院圍繞小三合院再添加護龍之做法。

建材的種類

傳統的建築的建材以磚、瓦、木、石及土五種為主:

一、磚:本省磚窯業始於明鄭時期之台南,清代以後,南部地區已能自給自足,中、北部沿海地區則多使用物美價廉的泉廈回頭船壓艙磚。 磚有灰、紅之分,前者係於土柸入窯燒至八百度時,灑水於上,使其迅速冷卻,其色澤呈青灰色,質地細密堅實並可防水;後者不灑水,任期溫度慢慢下降,其質地稍差,但色澤艷麗,磚側有兩道因土柸重疊而水分無法蒸發所造成類似灰磚效果的青灰色斜紋,斜紋造成類似燕尾,故民間亦稱之為「燕子磚」。我國傳統建築以灰磚為主。我國磚的形式分為條磚與板磚兩種,前者與金磚相似,但體積略小;後者略似正方形厚度約三、四公分。
二、瓦:瓦的情形與磚相似,亦有青、紅之分 ,客家及漳籍人士喜用青瓦,泉籍人士喜用紅瓦。

三、木:本省林木茂盛,但因地形陡峭,故紅檜、扁柏等高山良木均遲至日據以後才開採。木料以春材最受喜愛,原因是其表面組織密實極少蟲害,較為耐用。

四、石:台灣本島的石材有觀音山石、淇浬岸石、黃砂岩等各種,石質普遍不佳,故大宅及寺廟多使用俗稱「唐山石」的泉州花崗岩、金門花崗岩、青斗石及泉州白等大陸石材。

五、土:建築物所使用的土,多取自於周圍。
 
屋頂的型態 

栗子崙地區的古厝建築,大致上有早期從大陸閩南、粵東移民到臺灣,所建造的保有原鄉傳統民居風格的房子、大正年間的南洋式房子和日據時代的日式房子等,在此我們只討論臺灣漢人古厝,因為古厝的屋頂具有很大的特色,所以我們專門拿此一部分做研討。

臺灣漢人古厝屋頂有茅草屋頂及磚瓦屋頂。一般貧困人家或不重要的房子屋頂才會覆以茅草,因容易腐爛,現在已經無法再見其原貌。現在可以見到的古厝屋頂為磚瓦屋頂,根據文獻記載,這些祖先大多是由大陸福建泉漳和廣東潮惠、嘉應等地方遷移過來的,所以他們就把當地的屋頂建築方法也帶了過來。這些磚瓦屋頂通常都有三個主要的部分:(1)屋脊:包括正脊、垂脊和曲脊(2)紋路(3)斜坡。

我們就先從屋脊的部分開始看起。屋脊:包括正脊、垂脊和曲脊。正脊俗稱中脊,位於屋頂的最高峰,是橫向的,分為兩層。第一層(底層)是磚塊的連續排列,或是瓦片的重疊堆砌,外層糊以水泥;或是沒有磚瓦,只塗水泥,成一長條形。第二層是底層上,再加一層磚瓦的排列。在附近村莊中的正脊據觀察有下列幾種:有用鏤空的磚塊組合圖案以為裝飾的、有用方形花瓷磚片貼飾的,這樣的裝飾造型,大都是有錢人家使用在正廳或房,稱大脊;底層和第二層只有水泥和磚頭塑做的兩道長線,是一般人家使用的,或使用在護龍等較不重要的屋頂上,稱為小脊。


而垂脊呢!是縱向的屋脊,分布在斜坡的兩邊,就像是垂下來的帶子一樣,和正脊的小脊做法一樣,是磚和瓦的排列。曲脊部分,閩南語叫「歸頭」,有收歸、收頭的地方的意思,它剛好位於正脊和垂脊的交接之處,燕尾、馬背和瓦鎮都是曲脊的主要裝飾。 


第二部分紋路:它在曲脊和垂脊向山牆面突出的部分,有排列整齊,而且連續的古瓦或磚塊,它會隨曲脊和垂脊成圓角形或山形,閩南語稱此為紋路。紋路最突出者叫主紋路,主紋路下方的紋路稱裏紋路,主紋路的上方紋路稱為外紋路。有些曲脊只有主紋路,有些除了主紋路之外,還有數條裏紋路或外紋路,數目並不一定。當我們從側面或半側面來觀看山牆時,紋路會使得曲脊、垂脊更為突出,有立體的動態美感。紋路的作用除了美觀外,還可以保護在它以下的山牆裝飾物呢!


第三部分是斜坡:斜坡主要是瓦片的排列。一般民屋用的是彎凹版狀的磚紅板瓦,瓦片的排列最常見的叫仰合瓦,也就是鋪瓦時,先做仰瓦,仰瓦要壓上七分露出三分,再在瓦攏對縫的地方覆上合瓦,合瓦兩側塗上灰泥,使沒有縫隙,雨水就會沿著仰瓦造成的凹溝流下。在村子裡我們觀察到的古厝,大都是此種仰合瓦排列的斜坡。

  
 
我們還發現斜坡前後長短不同,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進門口的坡面叫前坡,另一面叫後坡,傳統風俗的觀念認為前坡應高短,這樣才能迎接財富的進入;後坡則應低長,這樣才能將財富留在屋裡。真的是很有趣的傳統!斜坡的作用在於保護屋頂內面的棟樑等免於遭受風吹雨打和排水。
 
講完了屋頂的三大部分,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是山牆的裝飾。山牆的裝飾不外有三:懸魚、鳥踏、犀頭。懸魚的裝飾分為懸山頂的懸魚和硬山頂的懸魚。懸山和硬山的分別,簡單的說,在出樑與否。若樑不出山牆,牆和曲脊或垂脊上下成一條直線,這時候只有紋路凸出山牆叫硬山;相反的,如果樑出山牆,曲脊垂脊也跟著樑突出山牆,這叫懸山。它的作用:硬山可以防火;懸山可以防雨。

我們觀察村子裡的山牆,可見懸山頂,也可見硬山頂,而懸魚只見於硬山頂,它是一種浮雕式的裝飾圖案,直接被做在靠近曲脊垂脊的山牆面上,其中祥雲圖案的白色浮雕裝飾居多。

 
在硬山頂的懸魚底下還可以發現一長條物,成一字形或几字形,是以磚頭塗灰泥接合而成,人稱之鳥踏。是不是因為經常有小鳥踏在上面玩耍才這樣稱呼的呢?文獻上倒是沒有這樣的說法。鳥踏使用的很普遍,但只用在硬山牆上,懸山頂的山牆,因縮在屋簷下,故不做鳥踏。

 
犀頭在山牆兩邊的轉角處,也就是屋身的正面和後面兩側,通常後面都不做犀頭,只有做前身部分。犀頭因為斜出,而且居高,是裝飾的好地方。普通人家只用磚塊做階梯狀的排列,講究的人家會用灰塑做個框,框內雕塑,再以白色繪之。


接下來,我們要回到屋脊的部分做詳細介紹。上面我們有提到台灣古厝屋頂的三大型態是燕尾、馬背和瓦鎮。首先我們先就燕尾的部分做說明:燕尾顧名思義,就是燕子的尾巴,台灣北部地方將屋頂兩端,也就是正脊兩端往上起翹的樣式,因為其飛翹的末端,分叉為二行如燕子尾,燕尾屋脊的使用,原限於廟宇,民間使用燕尾,也只有做官或中科舉的人家才可使用。學區村落裡,我們只有在廟宇看見燕尾的建築,一般人家都沒有如此使用。


台灣北部地方語將屋頂曲脊成圓角形狀的稱為馬背。根據高燦榮先生歸納出的馬背型態,可以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大類,圓者為金;曲者為水;方者為土;直者為木;火者為尖利。依據這樣的分類法,我們在村子中,也發現好幾種型態的馬背造型。


最後講到瓦鎮。瓦鎮沒有燕尾、馬背的氣勢,它只是個小小圖案的立體物,輕鬆愉快的擺在兩垂脊交叉的上頭,構成了另一種屋頂型態。瓦鎮小巧,因此瓦鎮屋頂幾乎都是小脊,由於是小脊,所以很少發現使用在院落大厝或有外護的大型古宅,絕大部分都使用在一條龍民宅或三合院。



窗的種類


窗有「木窗」及「磚石窗」之分:
木窗有下列數種:
  • 檻窗:檻窗通常利用轉軸左右旋轉。
  • 支摘窗:分為上下兩扇,上面的扇可「支」起,下面一扇可「摘」除的窗子。
  • 推窗:分為裡外兩層,裡層糊紗,外層為欞子,並可朝外推開或支起的窗子。
  • 拉窗:有軌條可左右拉動的窗子。
  • 翻天印:利用腰部轉軸上下旋轉的窗子。
  • 橫披窗:固定在門楣上、檁子下的欞子窗。
磚石窗為以磚、石、陶、灰泥等製作窗框,背後加一層利用軌條或絞鍊開何之木遮板的窗子,形式有下列數種:
  • 磚組砌窗:以磚組成圖案的窗子。
  • 鈾面陶磚窗:以綠鈾瓶或漏明陶磚組砌的窗子。
  • 竹節窗:以石料或灰泥雕塑成竹節紋的窗子。
  • 石條窗:以石板條垂直排列的窗子。
  • 素燒漏明花磚窗:以不上鈾的漏明花磚組砌成的窗子。
  • 酒甕窗:以古代紹興酒陶甕砌成的窗子。
其他:以筒瓦、板瓦、、、、等組砌成的窗子。

屋身的構造

屋身的構造方式以下列三種為主:
(一) 柱樑構造:以柱及樑支撐屋頂之構造方式,其特徵為牆身不承重。
(二) 承重牆構造以牆身支撐屋頂之構造方式,其牆身為「結構體」故不能任意挖洞或變形。
(三) 混合構造:將前二者混合使用之構造方式,通常外部為「承重牆構造」,內部為「柱樑構造」。

牆身的作法:
牆身的材料有土、磚、石、木、竹、等各種,其做法分項介紹如下:
  • 土确牆:即以土塊疊砌之牆。土确怕日曬雨淋及風化,故民宅多於其外 側披一層稻草束,刷白灰或以竹釘釘一層中央有孔的板瓦或魚鱗瓦。
  • 板築牆:為土牆之一種。板築牆遠自四千多年前之商代便以製作。
  • 磚牆:磚牆區分為「實心磚牆」及「斗子牆」兩大類。「實心磚牆」依作工之精粗有「水磨磚牆」、「淌白磚牆」、「粗砌磚牆」等數種。「水磨磚牆」也稱為「乾擺牆」係將磚內緣磨掉一些,其中填灰泥作為黏結物,其外表為平整無縫之磚面多用於宮殿及寺廟。
  • 石牆:石牆中有「亂石砌牆」、「石板條牆」、「卵石牆」數種。
  • 木竹牆:以樹枝、竹片、或芒草桿為骨架而表面糊灰泥之牆,常見於本 省嘉義、南投等盛產竹木地區之「穿斗式」建築。
牆身上的裝飾:

牆身的裝飾作法,除了利用相同材料組砌成平面圖案外尚有:
(一)將牆面分為數段,如腰身以下為漿砌卵石或石板條,腰身以上至珊間下為白粉牆或紅磚面,山間為紅磚面等。
(二)利用相同材料微妙之色彩變化,以牆身不致流於單調沉悶。
(三)利用凸出支線腳分割牆面或收邊。
(四)於山牆下砌一道「ㄇ」字形之「鳥踏」。
在山間之頂端,匠師常作泥塑、交趾陶或剪貼作品,稱為「懸魚」。「懸魚」本省匠師稱之為「鵝頭墜」,其圖形以魚形為主,為兼具裝飾及吉祥象徵之物品。

美麗的三合院風景
緊密相連的古厝之間常常留有出入的通道通風良好常是老人家聊天的所在
郭家百年老宅子孫繁衍眾多多已出外謀生目前只剩一個九十歲的郭奶奶獨守老厝
百年老厝雖然已無人居住但還是越舊越顯其風華
栗子崙三合院建築群之鳥瞰
正身跟護龍之間都留有通道這個拱門漂亮吧!
三合院的埕常是曬榖和兒童嬉戲的好場所
現在農村還在利用埕曝曬玉米已經相當少見了多數已用機器烘烤
看呀!只要看到這個方形磚塊就知道這房子很古老了
農村裡三合院常可以看到綠籬
這片廢墟前身是一間百年老厝現在已經變成一片荒蕪真是可惜
這口古井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曾經是先民的主要飲水來源目前井內還是有水呢
村民常會利用屋旁的空地種植蔬果
屋脊上面的裝飾品漂亮吧!
三合院院落之一景
埕是小朋友最好的遊樂場所我們平常都在這邊活動呢
正廳神明桌下面的火爐像這樣埋在地中的很罕見
紅磚綠樹相映下農村的感覺格外舒服
剖蚵是這邊居民的主要收入之一

參考文獻:
·         台灣開發史 林再復 19806
·         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 19879
·         燕尾 馬背 瓦鎮 高燦榮 19897
·         台灣傳統建築之美 林春輝 光復書局 19928
·         台灣簡史 周明峰 前衛出版社 19948
·         南瀛古早建築 台南縣政府 19965
·         台灣傳統民宅的人文風貌 吳炳輝 稻田出版 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