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栗子崙「磚仔窯」

       日治時期栗子崙即有「磚仔窯」,當時是由林姓人士所經營。後來在地人黃丁財先生接手。窯的形式也由「目仔窯」演化到「八卦窯」,最後還出現「自動窯」(機器窯),全盛時期有工人一百多人,為當時的栗子崙人提供不少工作機會,約20年前(民國78~79年間)停止生產。

昔日的八卦窯


八卦窯生產的紅瓦還打有栗子崙真空製瓦工廠字樣

     黃丁財先生出生於大正1年(民國1年),是土生土長的栗子崙人,日治時期曾從事油車(製花生油、麻油)事業,也曾做過挑土工頭,及殺豬等工作。

有一次搭火車,在車上遇到一位同是做生意的鹿港人,在談話中,鹿港人說了一句話,「賺錢了密(台語)」,意思是做生意賺錢,但必須把貨物給人家,換言之,賺了錢卻失去貨物。黃先生反覆思索這句話的含意,最後他終於想通了錢與貨物之間的關聯性,因為通貨膨脹,錢不斷變薄(價值越低),而貨物的價值變動不多,且還有可能不斷提高。這個概念就成了他投資事業的重要轉念,也是後來為何接手「磚仔窯」的重要因素之一。

磚仔窯拆除後遺留一片廢墟
 台灣光復後,黃丁財先生接下「磚仔窯」的事業。起初為「目仔窯」,在日治時期以燒瓦為主,黃先生接下後燒磚也燒瓦。窯內共有十八個窯室,且逐層往上,工人須挑著重擔(壓實的土磚或土瓦)往上爬,非常辛苦。燒窯以田菁及麻黃柴來起火,再燒粗糠,由底下一間一間的燒,全部燒完才能再燒,產量受到限制。

約於59~60年間,「目仔窯」改成「八卦窯」。因皆為平地,壓實的土磚或土瓦可用推車推進窯室,較輕鬆便利,速度也快。燒窯的方式也有改進,由上方的孔隙放入土碳,亦可由這些孔隙窺視窯室內的磚瓦燒的程度。若生意較好,需要趕工,「八卦窯」可連續燒,產量更多,與之前的「目仔窯」相較,已算是進步許多。

「磚仔窯」請來外地師父,彰化人林福、阿水、馬沙三兄弟(其四弟也著跟來玩)。當時燒的瓦有紅瓦、黑瓦兩種,紅瓦是以燒磚的方式燒成的自然紅色(磚色);黑瓦以廢油悶燒,將土中的氧氣燒岀,成為自然的黑色(屬還原燒)。黑瓦相較於紅瓦,因較費時,成本較高,售價自然也較貴。磚則分為上磚、二等磚、火頭磚、黑四等四個等級,價格各有不同,上磚最貴,依此類推。客戶依需求選擇磚的種類,上磚、二等磚、火頭磚大多用在建築上,黑四則較多用於舖漁塭的堤岸。 

廢棄的昔日磚瓦倉庫
 
「磚仔窯」後來由黃丁財先生的三子武智、四子武川繼承。一年夏天,賽洛瑪颱風過境,因為災情慘重,磚瓦需求量大增,「磚仔窯」日夜趕工,一車車磚瓦運往高雄,為應付大量的需求,又新增兩座現代化的自動窯(機器窯),那一年就讓「磚仔窯」賺進很多錢。由於產量大,所需工人也增加許多,最多時達到一百多人,為這淳樸聚落的民眾提供不少工作機會。

儘管「磚仔窯」提供當地居民不少工作機會,但仍有與人衝突之處。那是因為燒窯時,煙囪的落塵常會損傷南邊靠近過溝的稻田,因此也經常與農民發生摩擦,還要負起賠償責任。後來為求徹底解決問題,乾脆將那片稻田全部收購。佔地原本就廣闊的「磚仔窯」,這下「勢力範圍」更擴大許多。

位於「磚仔窯」附近及157公路兩旁的住戶(約一百八十戶),為新形成的聚落,大多數為「磚仔窯」工人的家庭,還有一部分為教師及公務人員,所以居民的組成很單純。

昔日的磚瓦窯事務所及工寮

在民國73~74年間,由於工資漸漲,製磚瓦的泥土來源又取得不易,各種材料(如土碳等)也多有漲價,更重要的是建築的方式、結構及材料的改變,水泥取代磚塊瓦片,這種種因素使得「磚仔窯」的經營陷入困境,最後終於結束「磚仔窯」的業務。

「磚仔窯」結束後,窯的位置蓋販厝,昔日堆放磚土的地方則成為養雞場。黃丁財先生之五子武忠,也在原「磚仔窯」廠區附近做塑膠工廠。

經營幾十年的「磚仔窯」產業,在時代的洪流中被淹沒,這是歷史的不得不然,也是夕陽產業的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