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推動魚塭轉型多年,輔導有意願的業者開放魚塭,讓遊客體驗網魚樂。(呂妍庭翻攝) |
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推動魚塭轉型多年,漸漸在沿海引發迴響,有不少養殖業者近兩年受到漁產價格下滑影響,積極尋求讓自家魚塭升級的機會,賦予觀光休閒功能,希望與消費者建立起沒有盤商介入的直接銷售管道。
「我推魚塭觀光體驗十多年,終於慢慢看到成果」,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淑芳說,隨著體驗式的旅遊型態漸成主流,原本不被看好的魚塭轉型休閒化,正逐漸被傳統業者所接受。
吳淑芳說,這兩年農產、漁產價格下滑,「很多業者根本是賠本在養」;還舉例曾有北部遊客到東石,看到當地蚵仔一斤賣一百二、一百三,他們在市場卻要花一百九、兩百才買得到,不僅大為驚訝,業者也意外原來產品還可以賣更好的價錢。
雖然導入體驗,可能會影響魚塭本身的養殖慣性,但吳淑芳認為,只要業者有心,都能把風險降到最低,還能跟消費者保持誠信的供貨關係,「無論是養殖型態或營收概念,勢必都要改變」。
雖然吳淑芳輔導轉型計畫僅在東石鄉實踐,初步成果已被縣府文化觀光局看見,特別委託協會在五月間代辦三場說明會,讓沿海養殖業者對魚塭轉型,甚至複合式經營,有進一步的認識,藉此加深消費者對「在地」品牌的認知,也兼顧到漁民經營效益的提升。
文章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1/112013042200203.html
2013-04-22 01:50
中國時報
【呂妍庭/嘉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