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紙管

黃清珍與生產的紙管。
紙管,是紡織工業的重要配件,沒有它動不了,因紗線要纏繞其上才能紡織。紙管的生產,在民國五、六十年期間,是很夯的行業。朴子市國晉紙器公司更是獨霸全台,為全台最大的工廠。

國晉紙器曾為全台規模最大
國晉紙器公司董事長黃錫圭侄子黃清珍表示,紙管工業能蓬勃發展,全拜日本工業轉型之賜。勞力密集的紡織業訂單轉到台灣,而紙管又是紡織業必備的,因此紙管這行業應運而生。黃清珍說,國晉紙器公司開設在嘉朴公路大道大槺榔段,在民國五十三年,由朴子市殷商黃錫圭家族投資,當時為全省最大規模的一家,佔地約七千坪,僱用工人一百多人。直到民國八十四年,因經營環境不理想而關閉。早期朴子市的紙管工廠,還有陳耀明老師經營的一家,但規模較小。當時朴子農會總幹事侯長庚家族也經營的一家,但均早就收攤了。

見福紙器全台第二南部第一
目前,朴子市還有一家見福紙器公司,由黃清珍、陳金川及陳金川家族陳清雲等共同經營。這家工廠生產規模為全台第二,本省較具規模的紙管工廠,北部為美資的康峰企業公司,中部為隆達企業公司,而南部為見福紙器公司。黃清珍指出見福紙器公司以機器取代人工,目前有二套全自動生產設備,今年十二月又要安裝第三部,這部機器造價四百多萬元,一分鐘可生產四十八至六十支紙管。

大陸貨競爭備受威脅
見福紙器公司現有員工二十多人,每個月可以生產二百多萬支紙管,另外轉投資的越南廠,每個月產量高達六百多萬支,規模為台灣母廠的三倍。紙管的長度十七公分,直徑分為九度十五分,三度三十分及五度五十七分等三種。黃清珍強調,台灣的紙管工廠經營最大的隱憂,是面對大陸貨的傾銷。但仍有生存空間,主要是以品質來站穩腳步。﹙中華日報記者張鎰三﹚

豆花

「豆花推倒擔,一碗兩角半」這是古早的童諺,如今一碗豆花,可要賣到二十五元以上,賣豆花者更是稀少。但有趣的是,最近有一首臺語歌曲竟是《豆花推倒擔》。目前在朴子市豆花業者,僅剩呂朝聲與林文文夫婦獨撐大局。

「豆花夫妻」傳承四十年古早味
呂朝聲投入豆花業,是接岳父林萬得的棒子。林萬得從小經營豆花販售近四十年,直到身體不堪負荷,才由其女林文文及其女婿呂朝聲接手。而這對「豆花夫妻」經營豆花業也有十多年了,而且由一個攤位增加為二個,夫妻忙的不亦樂乎。   
呂朝聲表示,他很想到外地發展,因朴子市人口不多,無人潮就無商機,生意怎生會好。但因岳父的關係,就一直留下來。他認為以他的熱豆花製做的工夫,到大都會可經營二十四小時的生意,一定會鴻圖大展。

配天宮媽祖庇蔭日賣千杯
呂朝聲指出,他在朴子市北通路,開元路口做生意,每天賣不到一百杯,僅靠進香團來「交關」,生意才會好一些。他最高紀錄是一天賣了一千多杯,這應可列入金氏世界紀錄了。他回憶道,有一年農曆過年時,二九暝很冷,沒想到年初一卻是大熱特熱,當時到配天宮拜拜的人多,外來客也格外踴躍,加上當地只有他賣涼的,找上門吃冰豆花的顧客也特別多,當時動員十人才得以應付,包括他夫妻、岳父、岳母及三對連襟夫婦。    
呂朝聲賣的豆花種類多,除原味的純豆花外,還有花生、粉圓、紅豆、綠豆等,另外加薑汁不要錢,純豆花一杯二十元,加料每種五元。他指出,他的豆花冷的及熱的都有,要做熱豆花不是簡單如「呷雞肉飯」,因添加的石膏數量,氣溫,火候都影響到熱豆花的成敗,無真功夫是做不來的。呂朝聲的太太林文文,在朴子市南通路中油加油站旁設一攤位,招牌為「阿香老店傳統豆花」,阿香是他母親的名字。夫妻各據一方,賣豆花也有分店,這可真好玩。

夫妻靠豆花拉拔兒女成長
其實,在朴子早期賣豆花的,還有呂瑞林和張梅子夫妻,他們經營豆花業約有三十年之久,十年前才因職業病而被迫退休。據呂瑞林表示,他早期是「刺」皮鞋的,後來才改行賣豆花。沒想到夫妻一做,就是三十年。因豆花很重,一桶約有四十多斤重,生意好時一天可賣上六桶,經年累月下來,形成職業病,手部酸痛無力,不退休也不行,還好四女一男,也都已拉拔成長無顧慮。張梅子說,豆花是由黃豆煮熟後製成豆漿,加上食用石膏,就成可口美味又營養的豆花。

麥芽糖

昔日,小孩子最喜歡聽到「換麥芽糖喔」的呼聲。因可把家裡的鐵罐、玻璃瓶等拿出來換。在鮮少有零嘴的物質貧乏時代,麥芽糖是很受歡迎。麥芽糖含在嘴裡,讓它慢慢的化掉,那種甜蜜的滋味另人難以忘懷。麥芽糖絕對不含「化學香精」,而且絕不添加防腐劑,以及乳化劑因此聞起來較沒味道味甘,性微溫。有消食開胃的作用,不但吃的健康又顧氣管。麥芽糖有藥用,中醫製藥丸一定要添加麥芽糖。也可當食材,如滷豬腳、排骨時,以麥芽糖代替冰糖,其味道截然不同,且營養份又高。又如北平烤鴨通常也會添麥芽糖,會使鴨皮較有光澤,口感也不一樣。

繼承父志「做」麥芽糖
在朴子地區販售麥芽糖的余水利表示,他經營此一行業雖僅四年多,但乃父余樹木則有生產麥芽糖四十年以上的歷史,因此,他從 國小就開始接觸到如何「做」麥芽糖。只不過走到人生的轉捩點,才繼父志投入麥芽糖的行業。
余水利指出,以人工方式來生產麥芽糖的人,已少之又少,這是傳統人工行業的宿命。因利潤差且費工,願做這一行的人已不多見。他的麥芽糖是以小麥粉為原料,經煮熟加糖及糯米、水慢火來熬。一桶四十斤的麥芽糖要熬上四、五個鐘頭,瓦斯的耗費大,瓦斯價格又高,其他材料也漲價。麥芽糖的售價又無法提高,因而越來越薄利潤,幸好全賴自已做省下工錢,才得以繼續經營,圖三餐溫飽。
余水利又指出,以前在街上販售麥芽糖的種類少,通常為原味而已。目前麥芽糖的製品可多樣,以他為例,就有甜芽糖、鹹甜芽糖、古早味胡麻酥糖、芝麻花生。而較特別的是冰琪琳春捲,這些產品都以麥芽糖為主要原料,並且銷路均不錯。至於其他業者製成的麥芽糖餅乾,在網購生意也不差。

化痰止咳冬日盛品
余水利說,麥芽糖主要的成份為小麥粉。最高級的稱「全純」,以小麥胚芽為材料,因製作成本高,銷路又有限,售價貴,每台斤賣到五、六百元,因此鮮少有人生產。而他生產的屬「半純」,以小麥粉為材料,加10至15%的水成本。最低的是「水麥」,因加50%的水,其品質比較差,售價低。
至於銷售季節,冬季是「大月」,因老一輩的說法,麥芽糖顧氣管、肺部。如有痰的冷咳,麥芽糖沖熱開水喝有效。熱咳可將白蘿蔔﹙菜頭﹚環狀切片,白蘿蔔上放麥芽糖約半小時,白蘿蔔會脫水而乾,麥芽糖溶入白蘿蔔汁即可飲用,相當有效,用梨子代替白蘿蔔亦可。

地方美食麥芽糖
在夏天則以冰淇淋春捲暢銷,有次在朴子配天宮停車場,有一整部遊覽車的乘客,向 他購冰淇淋春捲。冰淇淋春捲的原料以塊狀花生麥芽糖刨出細片,加香菜、冰淇淋再用春捲皮捲成。

米豆簽

米豆簽,是朴子名產。自古以來為閩南百姓喜愛的食品,既可做湯又可飽食,更可當食療,古人說「頭殼痛豆簽神,牙齒痛糜粥命」。當頭痛時,煮米豆簽加白胡椒、蔥段食用,效果神速。以現代人的飲食而言,米豆簽有思古幽情意味的食品。米豆簽沒有加防腐劑,古法製作的米豆簽是最健康的。米豆簽羹更為台灣著名小吃,最傳統的做法,以米豆簽和切成條狀的絲瓜,加鹽、水烹煮,再放入蚵仔煮熟,最後以太白粉勾芡就可上桌了。醫學界研究指出,吃米豆簽可以補充蛋白質,並穩定血糖,同時又有滿足吃麵條的快感,所以它是一種健康的食品。

「太陽牌」米豆簽
在朴子市最早經營米豆簽加工的,是元成食品廠。約在八十年前就創立,目前第二代、七十歲的李明昭繼續經營。他十歲,就跟父親李朝和做米豆簽,當時的工廠在朴子市第二市場,如今輾轉搬到東石鄉湖底生產,改名元益食品廠,生產「太陽牌」米豆簽。

用檜木製成的米豆簽機器。

全台唯一檜木粹米壓粉機
李明昭說,他參與米豆簽生產,也有一甲子的光陰。但「越做越溜尾」,生意大不如前,雖也行銷全台,但銷售量漸減。李明昭指出,米豆簽依米豆粉含量的多寡,分成超級品、特級品及散裝等三種。全以日曬方法來曬乾,靠太陽吃飯,因此命名「太陽牌」,它沒有加防腐劑是健康食品。李明昭的元益食品廠,有一鎮廠之寶,那就是粹米壓粉的機器。外觀全以檜木打造很漂亮,也為全台唯一。不少傳媒特地前來採訪,也成為校外教學的「好所在」。好客的李明昭,也很歡迎小朋友來訪兼做導覽。

聞名全台「豆簽灣」的米豆簽
台灣的米豆簽,源自泉州安溪。而樸子腳的米豆簽也曾聞名全台風行一時。早期朴子米豆簽的生產者有林啟灣、元成行及許三木等三人。據外號「豆簽灣」的林啟灣女兒林秋江回憶,她父親常說做米豆簽很辛苦,因此曾向父親詢問有關密方時被婉拒,因他不想子女做這行。由於小時候也曾協助父親做米豆簽,因此,朴子國中退休的林秋江老師,對米豆簽也多少有了解。她說米豆簽的原料是米豆,去殼之後磨成粉加水調和,再製成條狀的豆簽。在做豆簽時,她的母親幾乎徹夜未眠,為了不浪費,要隨時撿起掉落的豆簽,以便洗、泡、熬的手續後變軟,又可以作為原料。加上每包米豆重達百多斤,搬動費力,怪不得父親說做米豆簽很辛苦。
以前賣米豆簽都以竹籠鋪上薄牛皮紙再擺放裝上,每籠有十五斤或二十斤,而家庭主婦也常到家來零買。米豆簽製成後,放在竹簍,以陽光來曬,因此要很寬廣的空地來擺放,夜晚又得收集起來,白天再擺出來曝曬,直到乾了為止相當費工,林秋江說,做米豆簽並不好玩。﹙中華日報記者張鎰三﹚

用陽光曝曬的米豆簽。

產婆﹙助產士﹚

每位嬰兒的誕生,代表上帝對人類的希望。產婆的接生,更是崇高的工作。早期醫療水準低,嬰兒夭折率高。才有「生過手雞酒香,生無過四片板」的俗諺。
萬人產婆黃呂賽花
早期的朴子市「產婆」界,在北通路開設產房的黃呂賽花,堪稱第一把交椅。據黃呂賽花媳婦劉桂英表示,她在助產士學校畢業後,就協助其婆婆經營產房。早期時代開設產房,是很先進的作法。當時除一間產房外,還有五間休息室,更請四位護士來協助,規模不小,生意也很好。
其婆婆四十多年的產婆生涯,接生的嬰兒在壹萬人以上。還記得,接生的第壹萬名,黃呂賽花特別贈金戒子給產婦。黃呂賽花到七十八歲才退休,到北部含飴弄孫,其後雖有一段時間再重回朴子重操舊業,但已無體力接生,僅能為產婦做檢查而已。
劉桂英在北通路舊址,也曾獨當一面當產婦接生,也有十多年的光陰,其後因婦產科興起,助產士就退位了,產婆幾成歷史名詞。
四十年產婆
朴子市現僅存的產婆不多,現年八十九歲的朴子市衛生所退休助產士,施周靜江堪為代表性人物,民國九十六年曾在「台灣助產士100年」慶祝大會接受表揚,這項表揚台灣地區共有十七位。
施周靜江表示,她在十六歲從公立學校教育後進補習科,三年後畢業就到厚生助產士講習所接受一年的講習。
為什麼會走上產婆這條路呢?她說是因為當時的女孩子婚後,總是待在家中料理家事、帶小孩等,但她的想法卻不同,想出去找份屬於自己的工作,一方面減輕家中經濟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助人,因此擔任四十年的產婆仍無怨無悔。日據時代的台灣,助產士講習所唸的科目約有產婆學、生理衛生婦產常識,分娩的學識及實習。

正港台灣胡麻,榨出在地滋味「黑麻油」

胡麻的功效《本草備要》內容中提到:「胡麻補肺氣,益肝腎,潤五臟,堅筋骨,明耳目,耐飢渴,烏髭髮,利大小腸,逐風濕氣,涼血解毒。」;《神農本草經》也記載:「芝麻,味甘平,主傷中虛贏,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田髓腦,內服輕身不老」;《台灣通史》亦記載,芝麻為「黍之屬」。
強身好料理就靠黑麻油
黑麻油是從黑芝麻中提煉而成,因台語發音,黑麻油又稱「胡麻油」,比較之下,黑麻油顏色呈深褐色,比白麻油更深黑,屬性較熱,因此黑麻油通常拿來作為進補使用,可用來滋補、調養、強身,或用於製作麻油雞、燒酒雞、三杯雞等料理,黑麻油對女性而言,是生產養身的一大補品,也是女人產後坐月子的必需品。
三代傳承百分百濃純香
位於朴子市中正里南通路上的東和製油工廠,歷經三代傳承從日據時代至今堅持純手工製造,以百分之百正港台灣芝麻原料榨出道地本產胡麻油。從第一代日據時代的黃標,第二代的黃炎、黃業兄弟,第三代黃業兒子黃國明,歷經三代傳承,保留古法以純手工製造,目前靠黃國明夫婦及其母親黃陳玉瑟女士經營門市。
五十年老員工奉獻青春榨好油
現年七十三歲的王陳秀鳳女士可説是製油達人,三十歲進入東和製油工廠擔任員工,奉獻青春榨出好油,可説是朴子地區不可或缺的製油人才,王陳秀鳳女士已達退休之齡,對於技藝傳承讓老闆黃國明憂心後繼無人傳承問題,所幸王陳秀鳳的兒子常到工廠幫忙,學習了一點技術,但還不算精須多加磨練。
古早味網路宅配打開世界通路
東和製油工廠出產的麻油,以外地主顧為主要市場,旅外游子必備「等路」,店家也常收到全台甚至國外的宅配訂單,老闆黃國明自豪的說「他們家的產品最遠到美國喔﹗」。未來東和製油工廠將朝向電子網路商務經營模式,以網路購物宅配,將百年的古早味傳遞全球。

打鐵舖

打鐵舖的「打鐵仔」,通常被稱為「鐵傢伙」。因打鐵時,一邊拉風鼓,一邊高舉大鐵鎚敲打,彷彿很有「袈勢」之故。在農業社會時代,打鐵舖是很重要得行業。可惜時至今日,手工打鐵逐漸被量產的科技化工廠取代,已成夕陽行業。現代的年輕人與小朋友,已很難想像「打鐵仔」一邊拉風鼓,一邊高舉大鐵鎚敲打的情景。
朴仔腳「打鐵街」風華不現
昔日,朴仔腳的溪仔底,今配天宮後面的黎明路段,為打鐵舖的集中地,有「打鐵街」之稱。當地有近十家業者聚集。如今只剩下林水塗經營的打鐵舖招牌,還掛在外牆,而林水塗已過世時多年了,令人看了不勝唏噓。
目前,在朴子市僅有二家打鐵舖。一是在海通路的旺農具五金鐵店,及大同路的大豐鐵店而已,而且均為慘澹經營中。
「打鐵仔」的興衰
旺農具五金鐵店的老闆莊登木,自十四歲起,就在林水塗打鐵舖當學徒,「出師」後再到外地當師父,到三十歲才自己開店。他雖是內心還是很排斥,因年輕時重外表打扮,可惜打鐵仔大多是弄得髒兮兮的,但囿於現實,不得不改變心態,如此也經營打鐵舖到六十五歲的高齡了,還以打鐵店來消磨歲月,真格歲月不饒人,莊登木頗有感嘆。
莊登木表示,五十年的「打鐵仔」生涯,讓他看盡打鐵業的興衰。早年生意好做,他以手工自製船錨、農用與討海的農、漁具,連七星劍、月眉斧、美容用及各種不鏽鋼刀也接受訂做。他回想入行當打鐵仔時,生意可好,各種刀具打造,銷路很好。但如今受到工廠的量產,及大陸貨的影響,生意大不如前,無法賴以為生,幸好子女均成長,他現已把開店當做消磨時間。
莊登木說,其實打鐵這門功夫很深,以打製不鏽鋼刀為例,要先以鐵斧將鐵片從中間剖開,再將鎢鋼放進去。在燃煤炭的火爐中鍛鍊,並且要拿捏得宜,如果「過火」,刀身會「酥掉」,刀刃容易受損使用時會產生缺口,這把刀就不值錢了。
對岸競爭又「打鐵仔」技藝難傳
在朴子市大同路開設「大豐鐵店」的陳老闆,提到生意不好做,心就有千千結而感慨良多。陳老闆是六腳鄉灣內人,「出師」後,把鄉下農地賣掉,到朴子市開店,以為得以鴻圖大展,沒想到開店三十年,前十五年幾乎年年賠本,把本錢幾乎賠光,直到搬到大同路開店之後,生意才轉好,讓他得以立足。
但目前的狀況也不理想,他以手工打造各類產品,不敵工廠量產的產品。這些工廠產品透過夜市,牛墟來販售,使手工的「打鐵仔」大受打擊,加上大陸貨的進口,更是雪上加霜,以鋤頭柄為例,大陸貨一支四十元,台灣的木柄要價八十五元。

樸雅吟社

在民國十一年(日本大正十一年)創立的樸雅吟社,沉寂已達半世紀以上,終在中華民國一百年年底復社。這在推動傳統文化漢文詩社的範疇,是值得一書的。而促成復社的梅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銀漢,近三年的奔波努力費心籌策,功不可沒。
因時代變遷樸雅吟社社務停頓
朴子地方人士,於民國十一年敦聘宿儒楊爾材,在朴子配天宮講授漢學。日籍東石郡守森永信光為鼓吹詩教,特邀請地方上有志之士黃啟棠、黃啟南、黃傳心、鄭慶朝等人創立詩社,並定名「樸雅吟社」,由楊爾材擔任社長,有社員三十八名。爾後,在民國廿一年招收十七名學員,民國四十二年,曾任台灣省議會議員的蔡錦棟繼任社長,又招募學員百餘名,在朴子高明寺開設詩文研究班,為期四個月。但此後,因時代變遷,致使樸雅吟社社務停頓,至今逾半世紀之久。   
樸雅吟社復社推手黃銀漢
樸雅吟社第三任社長黃輝煌﹙別號星槎﹚之子黃銀漢,擔任梅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之職之後,極欲在藝文界做點事,因此在三年前,著手推動樸雅吟社復社的工作。   
經樸雅吟社創社社長楊爾材之孫楊兆麟(現擔任台塑公司總管理處總經理)的鼎力支持,並捐贈經費十萬元。加上前朴子市長王朝榮的協助,其擔任朴子市長的兒子王如經,也編列朴子市公所十萬元支應。終在民國一百年十二月八日正式復社,由王朝榮擔任社長、副社長柯慶瑞、潘文惠擔任秘書,來推動會務。
黃銀漢對樸雅吟社的復社很用心,兩年前就在梅嶺文教社區大學,開設「台灣漢學詩文班」,由黃哲永擔任教席,為樸雅吟社復社鋪路。樸雅吟社首任社長楊爾材在民國四十一年過世後由台灣省議會議員蔡錦棟繼任,且承其遺志設詩文研究班,有蔡坤元等十多位青年參加,使朴子地區的詩學得以薪傳。
退休校長收詩集保文化
民國七十二年第二任社長蔡錦棟病逝,由副社長黃輝煌接任,使詩學不墜,廣續韻事吃揚風雅。民國四十年創社卅週年社慶並勒立詩碣,(目前立在東石國中圖書館旁)。由社長楊爾材撰文,古諸羅王伯元書。 在民國七十一年壬戌,樸雅吟社六十年社慶,特立孔子塑像詩碣在朴子金臻圖書館前,﹙目前豎立在東石國中第二校區﹚,並舉行詩人聯吟大會。
在更寮國小校長任內退休的邱奕松,為保存文化遺產以免散伕,特將朴子故名儒詩稿,搜集彙編成集,並定名「樸雅詩存」,由侯水木先生文教基金會贊助印贈,藉以推廣傳統詩學。此書並請詹榮(昭華)為序及題詩。共介紹樸雅七位詩人及詩集,包括前朴子鎮長侯水木、辜尚賢的「一誼詩集」,黃啟棠的「幼惠詩集」,黃傳心的「劍堂詩集」,楊成裕的「嘯天詩集」,趙清木的「凌霜詩集」,蔡錦棟的「國樑詩集」等。

保留本土文化「真興閣」傳承鄉土藝術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是早期農業時代地方酬神、節慶時日,不可或缺的傳統民俗表演,陪伴著人們度過歡樂時刻,但隨著工商業發達及電視發明,威脅了布袋戲的生存發展。
四代的真興閣
位於朴子市安福里的「真興閣」掌中劇團歷經四代傳承,原先位於六腳鄉魚寮村,從第一代福州過台灣的「瑞美園」陳圭,第二代「瑞興閣」陳住,第三代人稱「瘦池」的陳深池,傳承到第四代「真興閣」涂寬容、陳淑美夫婦經營,隨著陳淑美1999年血癌過世,及布袋戲產業落寞喚使涂寬容沉寂多年。
譽滿南台一女師
1952年陳淑美十七歲那一年,「瑞興閣」受邀分棚演出,因受邀主演未能依約前來,陳深池不得已只好要陳淑美臨時充當主演,這一棚戲是在嘉義市田仔廟演出造成轟動,開啟陳淑美的布袋戲之路,日後並以一手「踢偶」絕技及家傳戲路,在雲林、嘉義、台南各縣市,贏得一致的推崇,是南台灣最具演藝才華的女演師。
「瑞興閣」後場佳婿
涂寬容是朴子在地人,自幼便喜歡玩奏傳統樂器,十五歲歲加入配天宮所屬子弟館「新樂社」,開始學習北管子弟後場、南管曲路;二十幾歲時因「瑞興閣」後場缺人協助,憑藉著在「新樂社」技藝基礎,及在「瑞興閣」後場鑼鼓、弦吹、頭手鼓的各種歷練,贏得陳深池青睞肯定,許配同年紀女兒陳淑美給涂寬容,兩人是在1955年二十歲那結婚。
不過,隔年涂寬容便奉召服役,當了三年的空軍。「瑞興閣」仍是由陳淑美獨自承擔。但涂寬容也不閒著,他常利用休假期間,到各劇團游歷,以「瘦池」女婿的身份,結交演藝界的朋友們!並在陳深池六十歲時決定將「瑞興閣」交予兩人經營。涂寬容、陳淑美夫婦為標榜他們是真正「瑞興閣」嫡傳的身份,決定用「真興閣」做為名號,開創他們的前途。
文化薪傳 戲藝人生

蚵嗲

台灣小吃中,蚵嗲與蚵仔煎和蚵捲並列為以蚵仔為主要食材的三大料理之一,位於嘉義沿海的朴子市因佔地利之便,曾經是全省知名的蚵嗲產地,外皮酥脆、內饀香味四溢的蚵嗲是外來遊客到訪必買,出外遊子返鄉必吃的地方特產。
富有歷史典故的「苦仔嗲」
蚵嗲最早稱為「苦仔嗲」,相傳起源於鄭成功軍隊自福建抵臺南安平北方的鹿耳門溪口,採取圍城政策攻入台南,逼使據地的荷蘭軍投降時,因當時軍糧米食相當缺乏,使用蕃薯粉、水及現撈蚵仔,加以裹粉油炸而成的軍糧之一。不過,也有資料指出,這種小吃的作法其實為福建移民傳至台灣。
現年七十七歲的前大眾餐廳老闆娘黃足小時候就跟著祖父黃麗水、父親黃啟平在朴子第一市場賣蚵苦仔嗲,她回憶當時的配料有高麗菜、豆芽菜以及少許的芹菜、葱,內饀則有鮮蚵和事先醃製的豬肉,外皮再裹上薄薄的、由黃豆粉和米漿調配而成的粉漿,配料雖然簡單,也較小塊,但口感酥脆,非現在市面上又厚又大但外皮不夠酥脆、內餡香氣又不足的蚵嗲可以相比。
「金帝王」賣起三代相傳「苦仔嗲」
朴子市山通路與市西路口的「金帝王苦仔嗲」是三代相傳的五十年老店,因位處嘉義縣地王而取店名「金帝王」;「苦仔嗲」則沿用蚵嗲的古名。第一代老闆黃丁茂早年雇請師傅駐店製作蚵嗲,目前由兒子黃德宗及孫子黃鼎盛掌店。
「金帝王苦仔嗲」的祖傳蚵嗲做法是,在事先熱好的平鏟上抹上一層薄薄的粉漿,再放入高麗菜絲、豆芽菜、大蒜、葱、芹菜以及鮮蚵、蝦仁、醃豬肉塊等內餡,表層再塗抹上一層薄薄的粉漿,入油鍋炸成金黃色,起鍋即完成。
第二代老闆黃德宗十五歲起就開始跟著父親學做蚵嗲,累積四十年的製作蚵嗲經驗,黃德宗練就一分鐘做六個的技巧,他的兒子學了三年才出師。他說,朴子市因近東石、布袋等蚵仔產地,鮮蚵取得方便,全盛時期全市的「蚵嗲攤」就有七家。因正統的蚵嗲做法手續繁瑣,手腳更要俐落,目前朴子地區遵循古法製作的蚵嗲店僅存﹂金帝王」一家,其餘大多是半路出家,配方及做法都不夠道地。例如正統做法的蚵嗲是呈半月形的而不是圓形的;為使外皮薄而酥脆,粉漿是用抹的而不是用淋的。
除了炸蚵嗲,「金帝王」還兼售炸春捲、炸地瓜、鹹粿、當季鮮魚等炸物,因應到訪遊客及返鄉遊子購買拌手禮需要,還提供外帶禮盒,同時有低溫宅配服務,炸好放涼後冷藏的蚵嗲,放入烤箱加熱即可食用。

竹製蒸籠技藝面臨失傳

朴子市開元路西端早年有「蒸籠街」之稱,來自大陸福建的師傅聚集在此製作竹蒸籠,隨著時代變遷,「蒸籠街」早已不復見,現今僅存的蒸籠師傅郭壁源,十三歲起向來自唐山的繼父習得技藝,六十年來走過興衰,感嘆物換星移、時不我予。
竹製蒸籠炊粿 濃濃年節味
小時候逢年過節守在大灶旁,滿心期待阿嬤炊粿掀開蒸籠的那一刻,粿香夾著竹香的氣味撲鼻而來,是四十歲以上台灣人共同的記憶;竹製蒸籠除了有著濃濃的年節味,還有隱藏在記憶深處的童年回憶。
以臺灣生產的桂竹、杉木片及籐皮為材料,不用膠水及鐵釘,純手工綑紮的竹製蒸籠,堅固耐用,還會散發竹木片的天然香味,蒸煮食物時利用竹片及木片的吸水性,不會因水滴滴入食物而變味,是早年家家戶戶炊鹹、甜粿、發粿等糕點的必備炊具。
唐山客落腳中正路形成「蒸籠街」
早年有六、七名來自福建的蒸籠製作師傅,在朴子開元路西端落腳,或等客人上門訂製,或兩人一組,帶著工具、杉木片、籐皮,騎著「鐵馬」遠赴嘉義市、北港、斗南等地,沿街招攬生意,因桂竹運載不便,大多在當地選購,做好的蒸籠則以稱斤論兩計價。
朴子市僅存竹製蒸籠師傅郭壁源
十三歲就跟著唐山繼父習得竹製蒸籠技藝的郭壁源,在「蒸籠街」沒落之後,一度應邀前往有「竹器街之稱」的高雄市福四路工作,後來搬遷至新生街繼續靠著竹製蒸籠營生,沒有店招只靠口耳相傳,九十七年曾應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之邀,前往南投草屯傳授技藝,是朴子市僅存的竹製蒸籠師傅。
竹製蒸籠耗時費力
現年七十三歲的郭壁源說,竹製蒸籠製作過程耗時費力;舉劈竹篾為例,先將桂竹劈成數個竹片,接著刮除竹青,每片再平均劈成五片輕薄的竹篾、經修整、刨平,作為編製蒸籠底層和半圓形蓋子的材料。
再來是籠框外內層:將厚約2公厘的雲杉木片以壓榨機壓出圓弧形,再以細藤穿過使其牢固。接著依次在內圍層層添加木片,添加時用力均勻,使層次間緊緊結合,再將底盤套入,為使外圍穩固,在圍內圈時,會多留約一寸的寬度,再利用木片的彈性上下敲打,讓多出來的木片利用自身張力順利卡入密合固定。
框做好後,接下來要做用竹篾來編織的籠底;底盤結構簡單,編蓋子的學問可就大了,一般都以人字形和半字形編織法為主,完成後,籠蓋頂部及蒸籠主體的邊緣再以細藤裝上把手,以防燙火。
大小蒸籠用途不同
目前郭壁源接到的訂單主要有炊粿及蒸饅頭的大蒸籠,高二尺二吋,另有餐飲業者用來蒸燉雞、燉鰻魚、泥鰍的大蒸籠,高二尺四吋,寬則都是五吋;至於小籠包、湯包用的小蒸籠,高一點八吋、寬三點五吋。

愛物惜物-修鞋舖

一絲一縷當思來處不易,惜物是美德。而補皮鞋這行業雖是弱勢,卻是積功德的一行,值得敬佩。但光憑補皮鞋是不易維生的,因此都附有修改衣服也成為特色。
市東路兩代相傳九十年老店「鞋博士」
在朴子市市東路有間兩代相傳,開業近九十年的補鞋店,招牌還標上「鞋博士」,頗為自負。「鞋博士」補鞋店除老闆王順風外,太太及女兒也一起工作,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位年輕的女兒,也投入這一行,這是很少見的,成為補皮鞋「奇葩」。
搶救報廢物重新賦以生命
一家三人同心經營,生意很好。該店多元化經營,兼販售釣魚釣竿等工具。王順風的父親早年就做補皮鞋的行業,他在十四歲國小畢業後,就跟父親學「鞋博士」,至今已有五十年的功力,修補過的皮鞋不計其數。他表示,每修補完一件送修品,他都會感到欣慰。因他又將一件將報廢的物品,重新賦以生命。
他強調,個人雖卑微,但能使廢物再利用,這也是值得驕傲的。談到補皮鞋的甘苦談,他認為因過度忙碌,而無時間運動及少休閒,五十年來幾乎全在工作中度過,而身體也變得不理想,「得、失」之間,令他感到唏噓。
市西路鞋舖服務好手藝佳收費低廉
朴子市市西路也有一家老牌的補鞋店,七十五歲的主人陳永識,還堅守崗位做這一行,堪稱「老當益壯」,但他常以做公益的心態來服務客人。基督教長老教會教友的陳永識,自十五歲開始就踏入修皮鞋這一行,由學徒而師傅再開店。一路走來,有太太陳張金秀一起打拼,太太也兼修改衣服來補貼家用。
陳張金秀對丈夫稱譽有加。她說,刻苦耐勞的丈夫對客人服務好,收費低,手藝好,不浪費,全憑良心做事,因此大受客人歡迎,也帶來生意。陳永識表示,補皮鞋的收入是蠅頭小利,但積少成多,也可維持一家溫飽,兼培育二子一女成長受高等教育。而夫妻共同打拼數十年,經營小舖,是他倆同心感念的。
陳永識強調,補皮鞋這一行是很有意義的工作,能把行將報廢的物品,巧手回春後可繼續使用,是有成就感的。而在當前經濟不景氣之下,他們這一行反而受惠。
第二市場鞋舖瘖啞夫妻同心協力練出修鞋好功夫
「一枝草,一點露」,一對瘖啞人,僅靠補皮鞋也打出好口碑,陳柏林的敬業受客人肯定。開設在朴子市第二市場第五棟十八號的店鋪,與一般市場的舖位一般,並無顯眼之處。但最特別的是,經營這家補鞋店的夫妻均為瘖啞人,與客人接觸全賴「筆談」,因此他們最怕遇到不識字的客人,那就溝通無門,只好找鄰居當救兵。但因夫妻均為瘖啞人,反而有更多的顧客上門。
年已六十歲的陳柏林,經營這家補鞋店的時間並不長,僅十年的光陰而已。原先他在台中一家塑膠公司當工人,因搬運貨品腰部受傷,只好改行,無意間接觸到補鞋子這行,於是自行研模修補皮鞋的工夫,竟也練出一手好功夫。十年前開始正式投入補皮鞋的行業。陳柏林的另一半也在店裡幫忙,並替客人修改衣服,她曾就讀台南啟聰學校縫紉班,對修改衣服有好手藝。這對夫妻待人很有禮貌,與鄰居互動很好。

朴子永和里特有行業–移屋(車厝、聳厝)

在本省移屋又稱車厝、聳厝的行業,朴子市永和里「應菜埔」為大本營。業者的足跡遍及全台,甚至還登上報紙頭版頭來報導。永和里舊名「應菜埔」,早年有一位下營師傅,指導應菜埔人陳新福及林足兩人有關移屋的工夫。而陳新福的三名兒子陳慶豐、陳慶彬、陳慶霖三兄弟,相繼投入此一行業,也成為此一行業的高手。
永和里特有行業記錄片保存
永和社區發展協會自民國九十七年,開始做有關移屋的田野調查,最近更拍攝記錄影片來永遠保存移屋的資料,使該里特有的行業資料,不致佚散。更在署立朴子醫院旁做永和里「入口意象」,更有移屋「體驗屋」的裝置,供人實際操作以了解移屋是什麼「東東」。
移屋取代新建 節省三分之二
移屋,又叫車厝或聳厝。此一行業在地層下陷、路衝、改方位、土地分割及地震等因素不斷下,是不會被埋沒的。因利用移屋方式來處裡,其成本僅為新建房屋造價的三分之一而已,因此有其市場。
三千噸重嘉義縣故宮願景館遷移實例
移屋的工程,需要千斤頂,圓滾木及人力,移屋前先做好預定地的地基,再將房屋的地基切開,以千斤頂聳高,墊上圓滾木,即可利用人力來牽引拉動,目前利用怪手做動力,可省很多人力,嘉義縣故宮願景館的遷移就是同時力怪手來移動三千噸重的房子,這是很不容易的。
各家手法不同
應菜埔移屋業開山始祖的陳新福長媳蕭麗敏,現為慶豐樓房遷移工程的負責人,她在二十四年前嫁入陳家後,才接觸到移屋行業,丈夫陳慶年負責主外,她則負責公司行政方面的工作,但對移屋業務也有很深的認識。蕭麗敏指出,經營移屋行業的壓力很大,它有保固期的約束,而且移屋的價格無公定價,端賴施工工地的「腳路」,施工難度,加以各家手法不同,無法有公定價格,只能由各家各顯神通。
「九二一大地震」後遷移五百棟以上房屋
蕭麗敏指出,每有地震,就是移屋業大好行情的來臨。以「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就遷移五百棟以上的房屋。本省畫壇大師顏水龍在霧峰的一棟房屋地震後傾斜一丈多,也由慶豐公司負責扶正。蕭麗敏處理過的移屋數量相當多,曾扶正一整排十九間樓房工程。立法院院長王金平長兄在林邊鄉的「道一寶島真水壇」正殿與二例廟房共六百十坪,聳升八尺也是她們的成績。嘉義縣故宮願景館的遷移工程,也是由慶豐公司標得。遷移二百多公尺處,該建物動用十三部怪手來牽引,房舍總重三千公噸,面積二百坪,移屋相當浩大。
瓦那比颱風水林邊鄉二百多戶遷移

朴子桶店七十八歲顏國忠箍桶歲月一甲子

位在開元路上的「朴子桶店」是一家百年老店舖,七十八歲的老闆顏國忠自十六歲起跟著外公學手藝至今箍桶歲月已超過一甲子,他指著堆滿店內的檜木說,這些檜木用完,他也差不多要「封刀」了。
農村社會生活全靠箍桶
箍桶是一項古老的行業,早期農村社會,包括種田灌溉、施肥、醃酸菜,以及洗澡、洗臉、洗衣、炊飯、如廁等日常生活用具,都使用木製箍桶。顏國忠的外公早年向福建來的箍桶師傅學手藝,顏國忠七歲喪父後由外公帶回家撫養,十六歲開始就跟著外公學習箍桶,祖孫兩人從事箍桶行業加起來有百年歷史,當時朴子是鄰近鄉鎮的商業中心,箍桶生意興旺,全盛時期,顏國忠手下就有五名師傅。
箍桶技藝數十年經驗累積
每一個熟稔、精細又費時的箍桶步驟皆是顏國忠幾十年來的經驗累積,舉近年來很夯的泡腳桶為例,須先將一片片木材刨出適當的弧度、斜度,接著進行嵌接-;傳統的木桶完全不用膠黏合,也看不到一根鐵釘,而是以竹籤卡榫嵌接,因此要先在木板打洞,嵌進木籤接合,再來是將桶內外精刨平整、鋸平底部,最後.以箍圈箍緊,做到滴水不漏的程度才算大功告成。
檜木桶炊米飯又Q又香
顏國忠拿出他自行研發的家庭用煮飯小型檜木桶說,將米洗好,連水一起放入電鍋中,就可煮出有檜木香的米飯。大型炊飯用檜木飯桶則大多用在炊煮壽司米;因檜木吸水性強,炊煮出來的米飯又Q又香,還有保溫效果。另外,近年流行的檜木浴桶,因會釋放芬多精,有助於洗澡時全身放鬆,也很受歡迎。
顏國忠說,箍桶大多選用不易腐爛、經久耐用的檜木,但是檜木早已禁伐,早年還可以到嘉義市區的木材行買到,後來只能取材自老舊木造校舍、軍營拆除下來的木料,店內堆放的木材都是十多年前收購的。
時代變遷箍桶日落西山
業隨著時代變遷,輕便的塑膠製品逐漸取代木製品,箍桶行業也日漸沒落,近年來養生觀念受到重視,檜木浴桶、泡腳桶、炊飯桶重新找到一線商機,但是銷售數量仍有限,與當年盛況不可同日而語。顏國忠守著這爿百年老店,感嘆檜木取得不易、箍桶業沒有前途,早已不再收授徒弟,他說:等店內這些檜木用完,也到了他「封刀」的時候了。
老師傅的叮嚀
檜木桶如何保養維修?平日泡澡或泡腳之後,把水倒掉,木桶倒放陰乾;如果箍桶的鐵圈鬆脫,倒放後,以鐵鎚將鐵圈輕敲回原位,用冷水浸泡一日讓木桶吸飽水份即可。    

神像雕刻「刻佛仔」店

台灣的民間信仰,有拜拜就有神尊。神尊以木頭雕刻店居多,應運而生的「刻佛仔」行業,就有其生存空間。這一行很多是傳襲的,甚至有近百年老店,這些老店也印證了台灣的拜拜信仰之悠久。
百年老店 子承父業 兄弟接棒
朴子市中正路的「西園美術店」就是典型的「刻佛仔」店。周國賢、周國能兄弟,接棒父親周圭元的事業,至今仍繼續經營並加以發揚,成為有相當知名度的「刻佛仔」店。   ﹁西「西園美術店」九十四年歷史,由享譽畫壇的周雪峰(正名周圭元)在西元一九一七年創業,當年開業的慶賀木匾,目前還高掛在店前,為老店做見證。
「西園美術店」頗盛名訂單滿檔
周國賢及周國能兄弟,在父親過世後,攜手合作繼續經營。在朴子地區「西園美術店」頗享盛名,每個月雕刻的神尊約僅十五尊,但訂單不斷,總得等上二個月才能拿到預定的神尊。周國能表示,其父創業時為日治時代,除繪畫外,還兼雕刻神尊。
台灣光復才專心雕刻神尊,沒想到如今已是第二代接手,店齡也高達九十四歲。周國能指出,其實他的父親是以繪畫見長,還被邀請到日本參展,可惜到光復後,作品就很少了。以致目前存下來的繪畫數量並不多,畫壇人士大為惋惜。
目前,「西園美術店」從事雕刻神尊的師傅有五位,除周國賢、周國能兄弟外,其中有一位來自新竹縣的曾炎森,他今年六十歲,從十多歲就從老家到「西園美術店」,向周圭元學習雕刻,一直沒有離開過,與周家兄弟一起生活有如手足。
雕刻神尊前先護請 臉部表情、形態最傳神
曾炎森向周圭元學工夫時說,他與神明有緣,立志要為神明雕刻神尊。為求「心清」好辦事,一直未婚也理光頭,冀求心清由「頭」起。周國能強調,雕刻神尊要有「感應」,因此擇吉日動工後,每天上工前要「護請」,點三柱香向神明禱告,藉以和神明溝通,神明有時也會以「現景」方式,指示雕刻方面的問題,使神尊雕刻盡善盡美,在金身的臉部表情、形態獲滿意。神明才會「入神」,最後才「開光」供奉。
周國能說與神明感應是很玄的事,他個人就曾因日本警察神的「現景」,才順利雕刻供奉在東石鄉副瀨村富安宮的日本警察神尊義愛公。「西園美術店」的神尊雕刻全為手工,因此約得花費半個月,才會完成一尊神尊。因此下訂後,約二個月後才會完成。
手工雕刻難擋大陸低價攻勢

朴子市民在地信仰春川宮

春川宮主要供奉春姑婆、川伯公、張玉姑、三姑娘等神祗,是朴子市在地信仰中心之一,原址為牛稠溪(朴子溪)流經朴子的進水口,早年以簡陋小廟立祠於溪北,護祐出入朴子溪信眾,經二次改建而有現今樣貌。春川宮香火鼎盛,每年農曆八月廿六日春姑婆、川伯公聖誕慶典,供桌多達百餘桌,酬神戲棚綿延數公尺,連續一個月的盛況,是許多市民共同的印象。

春姑婆神蹟顯赫 香火鼎盛
根據春川宮記載,西元1869年間,有信徒以簡陋小廟於現今廟址供奉春姑婆,因神蹟顯赫,加上當地為牛隻買賣的市場「牛墟」,人車往來頻仍,香火日漸鼎盛, 1963年信徒黃林省發起改建為磚造廟宇,並成立管理委員,訂名「春川堂」。

農曆八月廿六日聖誕慶典 謝神戲整月不休
春川堂改建之後,相傳春姑婆、川伯公有求必應,神蹟更加顯赫,膜拜信徒絡繹不絕,踴躍捐獻為春姑婆、川伯公打金牌、酬神謝戲,每年農曆八月廿六日聖誕慶典,來自各方信眾殺雞宰羊,準備豐富的祭品來酬神,供桌多達百餘桌,戲棚綿延數十公尺,謝神戲整月不休,廟方並安排平安宴席開五十桌,邀請十方大德共襄盛舉,盛況空前。

二次重建 正名春川宮
西元1973年,春川堂管理委員會開會決議進行改建,歷經五年時間,於1979年落成,聘請張天師第六十四代法師主持法會,同年將春川堂更名為「春川宮」。2009年,廟方為建祝重建安座三十週年,盛大舉行祈安三朝法會。

豬灶走入歷史

朴子豬灶業者豎立「獸魂碑」,
並舉行超薦法會,來祭拜獸靈。    
日治時代朴子地區的屠宰場位於老人文康中心的右側,早期豬隻宰殺之後需經過滾燙,以利拔除豬毛,所以設有大灶,因而稱之為「豬灶」。民國七十年嘉義縣朴子肉品市場成立後,豬隻買賣交易與屠宰採一貫作業,人工屠宰的「豬灶」也走入歷史,原址至今仍留有當年屠宰業者為安撫枉死畜魂而設立的獸魂碑。

「豬灶」屠宰豬隻人工作業
樸仔腳屠宰場創設於民前4年即明治41年(1908),當時每日屠宰豬隻約百餘頭,供應全朴子所需。在朴子市第一市場販售豬肉的陳金良從小就跟著父親到「豬灶」幫忙,他說,當年不少家庭靠飼養豬隻來貼補家用,他跟著父親四處挑選豬隻,再牽到「豬灶」屠宰。

豬灶設大灶 升火燒柴煮開水拔豬毛
早期屠宰豬隻完全是人工作業,場內設置的大灶約只有六、七座,因此業者必須在凌晨一點就牽著豬隻到「豬灶」排隊等候,從升火燒柴、煮滾開水、拔除豬毛到肢解豬肉,一直忙到凌晨六點才將處理完成的豬肉載回市場販售。
現年五十五歲的陳金良退伍之後,從父親手上接下屠宰、販售豬肉的工作,他說,販賣豬肉的業者大多是自己宰殺豬隻,也有業者會請人代為宰殺,每頭豬隻代宰費約二百元。由於屠宰工作太辛苦,當年除了子承父業,少有人願意投入這個行業。

文質樸城.亮麗朴子

1.豬灶走入歷史
2.朴子市民在地信仰春川宮
3.神像雕刻「刻佛仔」店
4.朴子永和里特有行業–移屋(車厝、聳厝)
5.朴子桶店七十八歲顏國忠箍桶歲月一甲子
6.竹製蒸籠技藝面臨失傳
7.愛物惜物-修鞋舖
8.保留本土文化「真興閣」傳承鄉土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