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竹製蒸籠技藝面臨失傳

朴子市開元路西端早年有「蒸籠街」之稱,來自大陸福建的師傅聚集在此製作竹蒸籠,隨著時代變遷,「蒸籠街」早已不復見,現今僅存的蒸籠師傅郭壁源,十三歲起向來自唐山的繼父習得技藝,六十年來走過興衰,感嘆物換星移、時不我予。
竹製蒸籠炊粿 濃濃年節味
小時候逢年過節守在大灶旁,滿心期待阿嬤炊粿掀開蒸籠的那一刻,粿香夾著竹香的氣味撲鼻而來,是四十歲以上台灣人共同的記憶;竹製蒸籠除了有著濃濃的年節味,還有隱藏在記憶深處的童年回憶。
以臺灣生產的桂竹、杉木片及籐皮為材料,不用膠水及鐵釘,純手工綑紮的竹製蒸籠,堅固耐用,還會散發竹木片的天然香味,蒸煮食物時利用竹片及木片的吸水性,不會因水滴滴入食物而變味,是早年家家戶戶炊鹹、甜粿、發粿等糕點的必備炊具。
唐山客落腳中正路形成「蒸籠街」
早年有六、七名來自福建的蒸籠製作師傅,在朴子開元路西端落腳,或等客人上門訂製,或兩人一組,帶著工具、杉木片、籐皮,騎著「鐵馬」遠赴嘉義市、北港、斗南等地,沿街招攬生意,因桂竹運載不便,大多在當地選購,做好的蒸籠則以稱斤論兩計價。
朴子市僅存竹製蒸籠師傅郭壁源
十三歲就跟著唐山繼父習得竹製蒸籠技藝的郭壁源,在「蒸籠街」沒落之後,一度應邀前往有「竹器街之稱」的高雄市福四路工作,後來搬遷至新生街繼續靠著竹製蒸籠營生,沒有店招只靠口耳相傳,九十七年曾應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之邀,前往南投草屯傳授技藝,是朴子市僅存的竹製蒸籠師傅。
竹製蒸籠耗時費力
現年七十三歲的郭壁源說,竹製蒸籠製作過程耗時費力;舉劈竹篾為例,先將桂竹劈成數個竹片,接著刮除竹青,每片再平均劈成五片輕薄的竹篾、經修整、刨平,作為編製蒸籠底層和半圓形蓋子的材料。
再來是籠框外內層:將厚約2公厘的雲杉木片以壓榨機壓出圓弧形,再以細藤穿過使其牢固。接著依次在內圍層層添加木片,添加時用力均勻,使層次間緊緊結合,再將底盤套入,為使外圍穩固,在圍內圈時,會多留約一寸的寬度,再利用木片的彈性上下敲打,讓多出來的木片利用自身張力順利卡入密合固定。
框做好後,接下來要做用竹篾來編織的籠底;底盤結構簡單,編蓋子的學問可就大了,一般都以人字形和半字形編織法為主,完成後,籠蓋頂部及蒸籠主體的邊緣再以細藤裝上把手,以防燙火。
大小蒸籠用途不同
目前郭壁源接到的訂單主要有炊粿及蒸饅頭的大蒸籠,高二尺二吋,另有餐飲業者用來蒸燉雞、燉鰻魚、泥鰍的大蒸籠,高二尺四吋,寬則都是五吋;至於小籠包、湯包用的小蒸籠,高一點八吋、寬三點五吋。
後繼無人面臨失傳命運
近年來鋁製、不鏽鋼製的蒸籠逐漸取代竹製蒸籠,加上東南亞、大陸等地以低價刮分原本就少的國內市場,郭壁源守著這份自小賴以維生的技藝, 感嘆這項行業辛苦又沒有前途,沒有年輕人肯學,將來恐面臨失傳的命運。


蒸籠郭 郭壁源 05-3798606 嘉義縣朴子市新生街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