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三合院的基本結構

三合院的基本結構
自古以來我國重視倫理道德,注重家庭內人與人關係的規範。我們所居住的房屋,不論是在什麼環境下,主要的目的是要促進同一屋簷下的人互相之間的秩序與和諧。因此,我們三百多年前,由福建、廣東一帶的漢人移民到了台灣,仍然沿用從前在大陸上的舊習慣,使用紅磚、紅瓦等建材來蓋自己的住家。最基本型式是蓋成一字形,俗稱「一條龍」中間為「正廳」,兩側則是臥房和廚房。可是,當家庭人口愈來愈多,房屋不夠住時,他們就會在一字形房屋的兩側加蓋房間,如此一來,就解決了住的問題,而原來一字形的房屋也就變成「三合院」 、 「四合院」等建築了。

三合院建築,周圍護龍的擴展與院落的增添表現家族的興旺。一般而言,「三落大厝」或「五落大厝」即是三合院建築擴建成三進落或五進落的形式,同時也意涵主人身份地位的提升。在封建時代,通常大厝的進落隨官階的高低有所限制,不能僭越,在一個民族中,居屋若超越其應有地位是要受制裁的,可見住屋院落的規模,已為家族身份地位的具體象徵。其實,不同族群各自房屋表徵意義不同,也就是每一民族各有其住的文化,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而忽略其原有文化原則。台灣族群多元,居住文化各有差異,彼此之間應互相尊重、調和,使族群精神融合,以提升社會公共精神。

人類居住的房子,除了表現身份地位,與該民族的文化精神之外,經常也藉房屋的外型甚至整個村落的配置表達一個民族的宇宙觀念。換言之,將房屋或整個村落視為一個小宇宙,處處象徵宇宙間各種事務的關連。宇宙的兩元對立,「陰-陽」、「天-地」、「上-下」、「乾-坤」、「左-右」等觀念,透過對立因素的矛盾與和諧,形成風水與堪輿之術,而風水與堪輿正是我國房屋建築以至城郭設計的重要文化原則。


三合院俗稱「正身帶護龍」或「大厝身」。三合院規模可顯示屋主地位。建築分為「正身」和「護龍」。正身大部分是五間起,中間為正廳,作為共同奉祀神明、祖先神位及婚、喪、喜慶之用。左為大房,右為二房,正身兩端分別向前各建五間「護龍」,亦有正身、護龍各三間。

三合院中間俗稱「稻埕」,又稱「門口庭」。平常是曝曬農作物如稻米、土豆、大豆等之用,或供小孩子活動之場所,或排桌請客之用。一般正身與護龍之間有巷仔路,這個巷仔路通風良好,可在這裡乘涼撿菜等。

「三合院」為漢民族之基本居住單元之一,由廳堂及兩道廂房所組成,以下分廳堂及廂房作詳細介紹:
(一)廳堂:多數為五或七間,其各間之名稱及機能為:
  1. 正廳。
  2. 左室:正廳左側之房間。為家長之居室。
  3. 廚房:左室左側之房間,由家長之妻子掌理。
  4. 閑間:正廳右側之房間,為家中長輩之居室,若無長輩,則攤置雜物。

(二)廂房:為晚輩之居室,依左尊右卑、內尊外卑之秩序分配房間,若晚輩成年娶妻後,則將其中央之一間改為客廳,稱為「私廳」。


  三合院一如我國其他的合院建築,其房室均有地位尊卑之分,當家庭結構改變時,家中成員依據新的倫常輩分重新調整住處。

在自然環境欠佳之地區,居民多於廳堂前添加一座四周無牆之「軒」,以防雨、防曬。「軒」因界於室內外之間,故常成為家人工作、談天之場所。此種作法以澎湖地區最多,此外,本省中南部一帶偶爾也有之。

三合院之軸線有縱橫兩條,縱軸線為主軸,以正廳為準向前後伸展;橫軸線為副軸,以廳堂之檐廊為準向左右兩側伸展。所謂添加「護龍」,即以橫軸為基準,每格一段距離加建一隊與廂房平行之房舍,所有房舍均以橫軸與廳堂相通,本身則另有獨立之進出口。族人依據國人之空間觀分配住所:左內護(即左側第一道護龍,以下均同)為長房所有,右內護為二房所有,左外護為三房,右外護為四房……等,其餘者以此類推,最外側為牲畜之棚舍。

護龍與廳堂之間的空間有下列各種:(一)過水廊(間):即兩者之間的廊道或房間。(二)龍虎井:即二者之間的天井,位於左側著稱為龍井或日井,位於右側者稱為虎井或月井。(三)子孫巷:即橫軸與廂房銜接之凹入部分。上述之橫向成長合院為我國南方所特有,其護龍數目以一對居多,最多為三對。此外,尚有以大三合院圍繞小三合院再添加護龍之做法。

建材的種類

傳統的建築的建材以磚、瓦、木、石及土五種為主:

一、磚:本省磚窯業始於明鄭時期之台南,清代以後,南部地區已能自給自足,中、北部沿海地區則多使用物美價廉的泉廈回頭船壓艙磚。 磚有灰、紅之分,前者係於土柸入窯燒至八百度時,灑水於上,使其迅速冷卻,其色澤呈青灰色,質地細密堅實並可防水;後者不灑水,任期溫度慢慢下降,其質地稍差,但色澤艷麗,磚側有兩道因土柸重疊而水分無法蒸發所造成類似灰磚效果的青灰色斜紋,斜紋造成類似燕尾,故民間亦稱之為「燕子磚」。我國傳統建築以灰磚為主。我國磚的形式分為條磚與板磚兩種,前者與金磚相似,但體積略小;後者略似正方形厚度約三、四公分。
二、瓦:瓦的情形與磚相似,亦有青、紅之分 ,客家及漳籍人士喜用青瓦,泉籍人士喜用紅瓦。

三、木:本省林木茂盛,但因地形陡峭,故紅檜、扁柏等高山良木均遲至日據以後才開採。木料以春材最受喜愛,原因是其表面組織密實極少蟲害,較為耐用。

四、石:台灣本島的石材有觀音山石、淇浬岸石、黃砂岩等各種,石質普遍不佳,故大宅及寺廟多使用俗稱「唐山石」的泉州花崗岩、金門花崗岩、青斗石及泉州白等大陸石材。

五、土:建築物所使用的土,多取自於周圍。
 
屋頂的型態 

栗子崙地區的古厝建築,大致上有早期從大陸閩南、粵東移民到臺灣,所建造的保有原鄉傳統民居風格的房子、大正年間的南洋式房子和日據時代的日式房子等,在此我們只討論臺灣漢人古厝,因為古厝的屋頂具有很大的特色,所以我們專門拿此一部分做研討。

臺灣漢人古厝屋頂有茅草屋頂及磚瓦屋頂。一般貧困人家或不重要的房子屋頂才會覆以茅草,因容易腐爛,現在已經無法再見其原貌。現在可以見到的古厝屋頂為磚瓦屋頂,根據文獻記載,這些祖先大多是由大陸福建泉漳和廣東潮惠、嘉應等地方遷移過來的,所以他們就把當地的屋頂建築方法也帶了過來。這些磚瓦屋頂通常都有三個主要的部分:(1)屋脊:包括正脊、垂脊和曲脊(2)紋路(3)斜坡。

我們就先從屋脊的部分開始看起。屋脊:包括正脊、垂脊和曲脊。正脊俗稱中脊,位於屋頂的最高峰,是橫向的,分為兩層。第一層(底層)是磚塊的連續排列,或是瓦片的重疊堆砌,外層糊以水泥;或是沒有磚瓦,只塗水泥,成一長條形。第二層是底層上,再加一層磚瓦的排列。在附近村莊中的正脊據觀察有下列幾種:有用鏤空的磚塊組合圖案以為裝飾的、有用方形花瓷磚片貼飾的,這樣的裝飾造型,大都是有錢人家使用在正廳或房,稱大脊;底層和第二層只有水泥和磚頭塑做的兩道長線,是一般人家使用的,或使用在護龍等較不重要的屋頂上,稱為小脊。


而垂脊呢!是縱向的屋脊,分布在斜坡的兩邊,就像是垂下來的帶子一樣,和正脊的小脊做法一樣,是磚和瓦的排列。曲脊部分,閩南語叫「歸頭」,有收歸、收頭的地方的意思,它剛好位於正脊和垂脊的交接之處,燕尾、馬背和瓦鎮都是曲脊的主要裝飾。 


第二部分紋路:它在曲脊和垂脊向山牆面突出的部分,有排列整齊,而且連續的古瓦或磚塊,它會隨曲脊和垂脊成圓角形或山形,閩南語稱此為紋路。紋路最突出者叫主紋路,主紋路下方的紋路稱裏紋路,主紋路的上方紋路稱為外紋路。有些曲脊只有主紋路,有些除了主紋路之外,還有數條裏紋路或外紋路,數目並不一定。當我們從側面或半側面來觀看山牆時,紋路會使得曲脊、垂脊更為突出,有立體的動態美感。紋路的作用除了美觀外,還可以保護在它以下的山牆裝飾物呢!


第三部分是斜坡:斜坡主要是瓦片的排列。一般民屋用的是彎凹版狀的磚紅板瓦,瓦片的排列最常見的叫仰合瓦,也就是鋪瓦時,先做仰瓦,仰瓦要壓上七分露出三分,再在瓦攏對縫的地方覆上合瓦,合瓦兩側塗上灰泥,使沒有縫隙,雨水就會沿著仰瓦造成的凹溝流下。在村子裡我們觀察到的古厝,大都是此種仰合瓦排列的斜坡。

  
 
我們還發現斜坡前後長短不同,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進門口的坡面叫前坡,另一面叫後坡,傳統風俗的觀念認為前坡應高短,這樣才能迎接財富的進入;後坡則應低長,這樣才能將財富留在屋裡。真的是很有趣的傳統!斜坡的作用在於保護屋頂內面的棟樑等免於遭受風吹雨打和排水。
 
講完了屋頂的三大部分,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是山牆的裝飾。山牆的裝飾不外有三:懸魚、鳥踏、犀頭。懸魚的裝飾分為懸山頂的懸魚和硬山頂的懸魚。懸山和硬山的分別,簡單的說,在出樑與否。若樑不出山牆,牆和曲脊或垂脊上下成一條直線,這時候只有紋路凸出山牆叫硬山;相反的,如果樑出山牆,曲脊垂脊也跟著樑突出山牆,這叫懸山。它的作用:硬山可以防火;懸山可以防雨。

我們觀察村子裡的山牆,可見懸山頂,也可見硬山頂,而懸魚只見於硬山頂,它是一種浮雕式的裝飾圖案,直接被做在靠近曲脊垂脊的山牆面上,其中祥雲圖案的白色浮雕裝飾居多。

 
在硬山頂的懸魚底下還可以發現一長條物,成一字形或几字形,是以磚頭塗灰泥接合而成,人稱之鳥踏。是不是因為經常有小鳥踏在上面玩耍才這樣稱呼的呢?文獻上倒是沒有這樣的說法。鳥踏使用的很普遍,但只用在硬山牆上,懸山頂的山牆,因縮在屋簷下,故不做鳥踏。

 
犀頭在山牆兩邊的轉角處,也就是屋身的正面和後面兩側,通常後面都不做犀頭,只有做前身部分。犀頭因為斜出,而且居高,是裝飾的好地方。普通人家只用磚塊做階梯狀的排列,講究的人家會用灰塑做個框,框內雕塑,再以白色繪之。


接下來,我們要回到屋脊的部分做詳細介紹。上面我們有提到台灣古厝屋頂的三大型態是燕尾、馬背和瓦鎮。首先我們先就燕尾的部分做說明:燕尾顧名思義,就是燕子的尾巴,台灣北部地方將屋頂兩端,也就是正脊兩端往上起翹的樣式,因為其飛翹的末端,分叉為二行如燕子尾,燕尾屋脊的使用,原限於廟宇,民間使用燕尾,也只有做官或中科舉的人家才可使用。學區村落裡,我們只有在廟宇看見燕尾的建築,一般人家都沒有如此使用。


台灣北部地方語將屋頂曲脊成圓角形狀的稱為馬背。根據高燦榮先生歸納出的馬背型態,可以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大類,圓者為金;曲者為水;方者為土;直者為木;火者為尖利。依據這樣的分類法,我們在村子中,也發現好幾種型態的馬背造型。


最後講到瓦鎮。瓦鎮沒有燕尾、馬背的氣勢,它只是個小小圖案的立體物,輕鬆愉快的擺在兩垂脊交叉的上頭,構成了另一種屋頂型態。瓦鎮小巧,因此瓦鎮屋頂幾乎都是小脊,由於是小脊,所以很少發現使用在院落大厝或有外護的大型古宅,絕大部分都使用在一條龍民宅或三合院。



窗的種類


窗有「木窗」及「磚石窗」之分:
木窗有下列數種:
  • 檻窗:檻窗通常利用轉軸左右旋轉。
  • 支摘窗:分為上下兩扇,上面的扇可「支」起,下面一扇可「摘」除的窗子。
  • 推窗:分為裡外兩層,裡層糊紗,外層為欞子,並可朝外推開或支起的窗子。
  • 拉窗:有軌條可左右拉動的窗子。
  • 翻天印:利用腰部轉軸上下旋轉的窗子。
  • 橫披窗:固定在門楣上、檁子下的欞子窗。
磚石窗為以磚、石、陶、灰泥等製作窗框,背後加一層利用軌條或絞鍊開何之木遮板的窗子,形式有下列數種:
  • 磚組砌窗:以磚組成圖案的窗子。
  • 鈾面陶磚窗:以綠鈾瓶或漏明陶磚組砌的窗子。
  • 竹節窗:以石料或灰泥雕塑成竹節紋的窗子。
  • 石條窗:以石板條垂直排列的窗子。
  • 素燒漏明花磚窗:以不上鈾的漏明花磚組砌成的窗子。
  • 酒甕窗:以古代紹興酒陶甕砌成的窗子。
其他:以筒瓦、板瓦、、、、等組砌成的窗子。

屋身的構造

屋身的構造方式以下列三種為主:
(一) 柱樑構造:以柱及樑支撐屋頂之構造方式,其特徵為牆身不承重。
(二) 承重牆構造以牆身支撐屋頂之構造方式,其牆身為「結構體」故不能任意挖洞或變形。
(三) 混合構造:將前二者混合使用之構造方式,通常外部為「承重牆構造」,內部為「柱樑構造」。

牆身的作法:
牆身的材料有土、磚、石、木、竹、等各種,其做法分項介紹如下:
  • 土确牆:即以土塊疊砌之牆。土确怕日曬雨淋及風化,故民宅多於其外 側披一層稻草束,刷白灰或以竹釘釘一層中央有孔的板瓦或魚鱗瓦。
  • 板築牆:為土牆之一種。板築牆遠自四千多年前之商代便以製作。
  • 磚牆:磚牆區分為「實心磚牆」及「斗子牆」兩大類。「實心磚牆」依作工之精粗有「水磨磚牆」、「淌白磚牆」、「粗砌磚牆」等數種。「水磨磚牆」也稱為「乾擺牆」係將磚內緣磨掉一些,其中填灰泥作為黏結物,其外表為平整無縫之磚面多用於宮殿及寺廟。
  • 石牆:石牆中有「亂石砌牆」、「石板條牆」、「卵石牆」數種。
  • 木竹牆:以樹枝、竹片、或芒草桿為骨架而表面糊灰泥之牆,常見於本 省嘉義、南投等盛產竹木地區之「穿斗式」建築。
牆身上的裝飾:

牆身的裝飾作法,除了利用相同材料組砌成平面圖案外尚有:
(一)將牆面分為數段,如腰身以下為漿砌卵石或石板條,腰身以上至珊間下為白粉牆或紅磚面,山間為紅磚面等。
(二)利用相同材料微妙之色彩變化,以牆身不致流於單調沉悶。
(三)利用凸出支線腳分割牆面或收邊。
(四)於山牆下砌一道「ㄇ」字形之「鳥踏」。
在山間之頂端,匠師常作泥塑、交趾陶或剪貼作品,稱為「懸魚」。「懸魚」本省匠師稱之為「鵝頭墜」,其圖形以魚形為主,為兼具裝飾及吉祥象徵之物品。

美麗的三合院風景
緊密相連的古厝之間常常留有出入的通道通風良好常是老人家聊天的所在
郭家百年老宅子孫繁衍眾多多已出外謀生目前只剩一個九十歲的郭奶奶獨守老厝
百年老厝雖然已無人居住但還是越舊越顯其風華
栗子崙三合院建築群之鳥瞰
正身跟護龍之間都留有通道這個拱門漂亮吧!
三合院的埕常是曬榖和兒童嬉戲的好場所
現在農村還在利用埕曝曬玉米已經相當少見了多數已用機器烘烤
看呀!只要看到這個方形磚塊就知道這房子很古老了
農村裡三合院常可以看到綠籬
這片廢墟前身是一間百年老厝現在已經變成一片荒蕪真是可惜
這口古井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曾經是先民的主要飲水來源目前井內還是有水呢
村民常會利用屋旁的空地種植蔬果
屋脊上面的裝飾品漂亮吧!
三合院院落之一景
埕是小朋友最好的遊樂場所我們平常都在這邊活動呢
正廳神明桌下面的火爐像這樣埋在地中的很罕見
紅磚綠樹相映下農村的感覺格外舒服
剖蚵是這邊居民的主要收入之一

參考文獻:
·         台灣開發史 林再復 19806
·         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 19879
·         燕尾 馬背 瓦鎮 高燦榮 19897
·         台灣傳統建築之美 林春輝 光復書局 19928
·         台灣簡史 周明峰 前衛出版社 19948
·         南瀛古早建築 台南縣政府 19965
·         台灣傳統民宅的人文風貌 吳炳輝 稻田出版 20035











栗子崙歷史沿革



從朴子往東石方向沿著嘉157線走,一路上看到的盡是綿延不絕的青綠農地,過了臥龍橋,隱現在農田之中的大片房舍,便是人口約六百餘戶的東、西崙村。


 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五區管理處東崙加壓站
 
歡迎蒞臨栗子崙

歷史沿革

  清朝康熙22年,台灣劃歸中國版圖,並於隔年設置諸羅縣。康熙末年(西元1712年前後),東、西崙的先祖林、鄭、唐、楊、姚五姓自福建渡海來台,其中有人略諳地理,觀察東、西崙村有天然埤沼、流水從南環東繞西而出,且有一座山崙,狀似龍蟠於吉地(龍首在東崙村鄭家祖墳前,還有龍珠,龍尾在西崙村,古地形至今猶存),所以又叫龍崗。龍崗國小、龍崗派出所因地而名。

蜿蜒山崙至今猶在
  
渡台先祖,便在這裡聚集墾耕,定居於白鷺鷥洞附近,現場還保留古井。之後移民增加,逐漸形成一大部落。相傳因崙上叢生栗樹,故取名為栗子崙庄。另一說法為綠珊瑚(綠樹)抗海盜而來。


左圖為龍崗國小,右圖為龍崗派出所
 
清咸豐中葉(西元1856年前後),閩泉晉江縣人莊海自過溝塩地仔遷移至栗子崙,所以基本上東、西崙應是由六姓組成。

栗子崙庄位於諸羅縣外九庄(鄭芝龍、顏思齊自日來台所墾,即北新庄、大小槺榔庄、汫水港庄、土獅子庄、龜佛山庄、南勢竹庄、龜仔港庄、大坵田庄)之大坵田庄(因地理位置屬於大面積的平原地帶,故名大坵田)的範圍。

 
日治時期,栗子崙隸屬台南州政府東石郡東崙庄、西崙庄。光復後再改稱東石鄉東、西崙村,仍屬台南縣政府,後又劃歸嘉義縣政府管轄(民國39年行政區劃分改隸嘉義縣)。

 先人初渡台時,穴居在白鷺鷥洞附近墾耕。從東邊大冠山往西沿著東崙村落,往白鷺鷥洞、觀鳥台、靈慈宮後山,一直到龍崗國小。此地是天然山崙,根據耆老代代轉述,崙上長滿栗子樹,因栗子不是主要作物,故陸續被砍光,改種糧食作物,以因應人口的成長。從大冠山下,有天然埤塘沿著東崙村,環村跟著天然山崙環繞。從龍崗國小前,往南與大排水溝流向大海。

天然埤塘環繞山崙到龍崗國小前與大排水匯流出海
 
典型的農村社區

栗子崙庄地處嘉南平原與濱海鹽分帶的交壤地帶,一直以來都是魚米之鄉,先民渡台以來,以農耕為主,種植水稻、什糧、甘蔗等,為典型的自耕農業社會。晚近工商業發展,人口外移非常嚴重,青壯人口出外就業,老弱婦孺留在家鄉,因此,近二十年來,不復當年人口興旺盛況。除了休耕,一部分人從事養殖業,基本上經濟活動是靜止的。這是變遷的縮影,也工業化以後的必然現象。

東、西崙村雖臨近海港,卻沒有討海人,反而是個典型的農村社區,三合院的建築比比皆是,村巷間見到的多是戴著斗笠打赤腳的純樸農人。這裏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過得十分規律。村子小,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哪家娶媳婦或嫁女兒都是村中大事,街坊鄰居齊來慶賀、幫忙,濃厚的人情味讓人感到極為窩心。而村中老字號的「甘仔店」則是村人閒話家常聯絡感情的場所,在店外小圓桌旁,大家圍個圓圈曬太陽,悠閒又自在。

村中老字號的「甘仔店」已到第四代
 
光復後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栗子崙東邊一部分村落居民與鄰近的中洲合併為東崙村,以現在的龍崗派出所為界,以東為東崙村,西為西崙村。不過現在東、西崙村的門牌上仍可看到古地名,東崙一至六鄰名為中洲,七至十四鄰稱栗子崙,西崙村則為栗子崙社區。外地的遊客常被東、西崙的栗子崙稱謂給弄糊塗,還誤以為栗子崙鬧雙胞胎呢!

嘉157線過了臥龍橋先到達的是東崙村中洲。中洲先祖來台時間已無可考證,據前人口述,最先到中洲開墾的是謝、郭二姓,但奠定基礎的則是清嘉慶年間,由台南縣麻豆鎮前來中洲的王姓二兄弟。不過,村中師耆老指出,先祖之中隨國姓爺來台墾殖者不少,因此目前村中鄭姓村民佔了三成,是第一大姓。

 
有應公的故事

日據時代中洲自成一庄一保,庄內的金福安壇是村民的生活及宗教重心,該廟創廟於清朝,雖不知何年所建,但關於建廟的傳說倒是口耳相傳代代傳了下來。


傳說中有一名老人至台南縣鹽水庄,向一位雕刻佛像的師父請雕一尊八寸高的神像,老人自稱是中洲人。待神像雕刻完成後,卻一直未見有人請回神像,雕刻師託人前往中洲庄說明原由,庄民認為該名老人應為神仙化身,欲在中州安座,於是便前往迎神。

當時中洲曾傳聞妖精做怪,庄中頗不平靜,迎神隊伍走在庄尾排水溝附近時,神像忽然起乩,連同轎身摔入土中,村民認為有異,挖開泥土後,赫見一副黑狗骨,庄民一致認為是神顯威靈,捉住了黑狗精,遂於現址建廟曰「有應公」,取其「有求必應」之意。後經三次翻建,民國52年翻修後改名為「金福安壇」,每逢廟會節慶即為村中大事。

左圖金福安壇金爐,右圖為金福安壇康樂台
信仰中心─靈慈宮

在嘉157線旁的靈慈宮牌樓頗為醒目,進西崙村後左轉進一條小路直走,便可看到這座栗子崙人的信仰中心─靈慈宮。據村民說,栗子崙成庄後,開台的先祖們為庇境佑民,前往南鯤鯓代天府祈求李府千歲分靈立祠。乾隆45年由庄賢鄭形、林三全、姚敏等發起募捐,創建廟宇於現廟南側,曰「靈慈宮」。


之後添奉邢、吳府千歲、太子爺、山軍尊神。家慶年間再募款遷建現址,光緒6年整修,由台南延平郡王祠恭請國姓爺神靈合奉,民國55年因廟貌歷經四十餘載後衰破陳陋,成立改建委員會興工,築成前後二殿兩廂及鐘鼓二樓。

初入廟門,即可被一群快樂吱喳的雀叫聲吸引,抬頭往上看,幾隻在廟樑上築巢的小麻雀正悠哉的飛來飛去,和眼前年代久遠斑駁的廟貌、神情肅穆的眾神恰成一個強烈對比。

廟的管理委員表示,在麻雀來廟前十餘年,這裡曾是小燕子的天下,那時候每到傍晚時分,薄暮籠罩廟宇時,成千計算的燕子便會飛到廟前樑柱棲息。整個廟一眼望去,停滿了排列有序,一隻緊捱著一隻的燕子,蔚為奇觀,吸引了全省各地許多賞鳥人前來觀鳥。不過,鳥兒們留下來的鳥糞也令部分村民頗為頭大,雖然燕子最後還是飛走了,但是廟前空曠的廣場卻令人有著「鳥去人空」的空虛感。

不知是不是栗子崙的風水特別好,雖然小燕子飛走了,但是西崙村具百年歷史的公園內,7株松樹上依舊棲息了以千計算的麻雀。一到傍晚鳥兒回巢時,公園裡吱吱喳喳的好不熱鬧!雀兒們的叫聲雖嫌吵雜,卻充滿了生命力,在極熱鬧的「群鳥會」中,農村特有的一股寧靜氣息也隱隱地顯露出來。

昔日每遇廟會,出外的村民都會回鄉團聚。但最近幾年的廟會,出外的人回鄉的漸漸少了,也反應了二代三代以後的下一代,對故鄉的情感漸漸淡了。就如同大陸來台的老兵,把他鄉-台灣變成了自己的故鄉,這是文化變遷少不了的過程。工業化之後,任何改變都是迅速的。都在創造消費,到最後我們也會被歷史的洪流淹沒一般。如何找到故鄉的認同、文化傳承,是我們要繼續努力的。

發展不同的磚瓦窯


西崙村除了栗子崙本庄外,沿著嘉157線兩旁興建的樓房,迥異本庄內的三合院建築,當地村民稱為「磚瓦窯」,約一百八十戶,與栗子崙本庄戶數不相上下,聚落形成時間較本庄晚,以前是栗子崙人在此闢建磚窯,換過三個主人後,因電費問題於十多年前停窯,現在都改建為住宅,因位於嘉157線旁,交通方便發展較快速,發展形式與本庄也大不相同。林、鄭二姓則為栗子崙與磚仔窯共同的大姓。西崙村內的少數漁塭,則是當初為供應磚窯燒磚所需土壤開挖而成的,現今漁塭內放養的鰻魚反而成為西崙農村中的特產。

    東、西崙傳統作物以玉米、高粱居多,84年東石鄉農會在東、西崙村推廣種植紅豆台南五號、六號,36甲的契作今年元月開始收成,一公斤52元的高價,利潤遠高於玉米、高粱,村民反應不錯,預估今年將有更多農民加入紅豆種植行列。

 
龍穴之地地靈人傑

日據時代栗子崙庄是一大庄,分成二保,龍蟠形狀的地理自古即被外村人稱為龍穴,地靈人傑,庄內曾經出過一位東石郡守由臺灣人出任的僅有三位,他是其中一位,在臺灣人之中極有權勢。光復後接任公賣局酒課長,受日本教育的林旭屏,可能深受日本思想影響,與當時國民黨的外省空降官員不合,在二二八事件發生時,無緣無故被人叫出家門後,再也沒有下落。

     東、西崙村的小孩都在龍崗國小接受啟蒙教育。建校於民國26年的龍崗國小,前身是港墘國民學校栗子崙分教場,民國30年獨立招生,改名為栗子崙國民學校,光復後民國40年才改為龍崗國小。45年在網寮設分校時,班級數達二十四班,是校務最興盛時期,後因村內人口外流及自然減班等因素,班級數遽減為現在的六班。

民國30年分教場改名栗子崙國民學校
一進校門即是操場龍崗國小學生雖少,校務仍是做得有聲有色,歷屆校長不斷地改善學習環境,除改建操場、闢停車場及墊高排水系統解除地層下陷的淹水困境外,三年前校方在第一排教室後興建了一座鴿舍,作為老師教學的活教具。目前校方有意改建東邊的四間老舊教室,經費撥下後工程已發包,新校貌令人期待。

位於東石鄉及布袋鎮交界處的過溝國中,校地屬東石鄉西崙村,但行政權卻歸布袋鎮管轄。於民國58年成立,學區分屬兩鄉鎮,家長大部分從事農、漁業。

     沿海鄉鎮藝能老師缺乏一直令校方困擾,而學生家長管教學生方式與新新人類學習意願低落,已然成為學校最感頭疼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校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專長及目標所在,是過溝國中亟待突破的瓶頸。甫於去年成立的技藝教育中心,針對升學意願不高的國三生設立電腦實務班即時用電機班,目前學生45人,由於成效不錯,校方有意於新學年度增設水產試驗班。而因國小自然減班等因素影響,過溝國中也持續減班。

每天清晨,靈慈宮前魚菜小販的叫賣聲將沉睡的村落喚醒,騎著車載孩子上學的婦人,或荷著鋤準備下田的農夫,隨著日出、日落、播種、收成,村子裏每天發生同樣的事;只是,在時代潮流的變遷中,青年人口流出了東、西崙

這二個小農村,在曬殼埕上戲耍的孩子少了、不見了,漸漸的,三合院也變成了樓房,嘉157線大馬路旁的住家,隨著布袋港的逐漸開發,一家家成了小商店。純樸、耿直的村落居民們眼看著這一切改變,卻靜默無言,是早已習於沉默吧!

 老人家們在老雜貨店旁,依舊悠閒地曬著太陽;廟前熱鬧慶典依舊年年、場場未曾錯過,這平靜的村莊將來要往哪裡去,答案,也許已在村民的心中。

通靈的白鷺鷥
  
      在東、西崙村交界處的鷺鷥洞遠近馳名,據說在民國30年初,村外忽然飛來成千上萬的鷺鷥群,有一、二十萬隻之多,數量極為驚人。一時之間賞鳥人士紛紛前來這個純樸的臨海農村觀看奇景,遊客絡繹不絕,嘉157線道為之擁塞。鄭踏、鄭假、鄭耀卿父子,守護這一大片白鷺鷥洞。

      村民說,這一大群白鷺鷥極具靈性,民國63年,靈慈宮「做醮」,全村吃素12天。做醮期間,最忌沾染污穢的腥物,村民曾擔心大群白鷺鷥的鳥糞會讓村裡無可避免地染上腥臭,神奇的是,鳥兒們在做醮的前一天全數飛離栗子崙,一直到齋戒結束後才又飛回村落,在做醮的12天裏,村裡乾乾淨淨的,鳥兒們一點也沒有給村民帶來麻煩,一時傳為美談。

觀鳥台完成之日也是鳥獸散之時
       儘管白鷺鷥通靈令人喜愛,但是不知為何,民國65年「觀鳥台」興建完成,上萬隻的鳥兒卻成群飛走了且一隻不剩,令村民好生費解。有人說是「觀鳥台」蓋好後反而破壞了風水,逼走了鳥兒;也有人猜測是因村內一戶人家將墓葬在廟後不遠處,破壞風水,鳥兒們才會飛走。一位鳥類專家曾對村民表示,村內水源已枯竭殆盡,鳥兒必須往他處另覓家園。白鷺鷥在栗子崙住了30多年,也是到了該離去的時候,村民不需覺得驚訝或不捨。

成了老人休息站的觀鳥台
       這群白鷺鷥最後據說遷往朴子溪出海口附近的紅樹林區,生存下來。此處有淡水,也有豐富的魚、蝦、蟹、貝等生活資源。而這其實也反應了人為破壞土地的例證。早年環村埤塘相連,水源豐富,整區生物自然繁衍,提供白鷺鷥的生存條件。民國50年以後,工業開始發展,生產農藥、化學肥料,以提高產量,提供人口增加後所需糧食。但一利必有一害,土地被農藥、重金屬污染,化肥讓土壤變成酸化,地層下陷,天然埤塘水枯乾,破壞了白鷺鷥生長的環境,必須要往自然資源更豐足的朴子溪河口,鰲鼓溼地等地方另覓生機。這是人為破壞生態的例證。

 
悲劇鄉賢林旭屏

林旭屏舊宅
  林旭屏,出生於清朝光緒年間,祖上居住在鄉代主席鄭輝增舊宅。歷代以中醫為業。年少聰敏好學,東渡日本,畢業於日本第一學府-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考取高等文官考試。當時全台只有三人通過考試。有兩人服務公職,派任郡守。林旭屏即就任東石郡郡守,另一人奉派三星郡守。下轄東石、朴子、布袋、義竹、鹿草、太保、六腳等七鄉鎮。

林旭屏舊宅已漸傾頹
 
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攻佔印尼。林旭屏奉派印尼最大島-爪哇島行政官(即島上最高行政官)。戰後遣送回來,擔任當時菸酒公賣局局長,替政府管理專賣事業。適逢二二八事件,因菸酒事件引起,被不明人士叫出後,即失蹤不知去向(這段歷史根據祖父的轉述)。講這段歷史,不在於評斷功過是非,在於一個這麼優秀的人才,不見容於當道,無法服務鄉梓,替民眾做最大的貢獻。任何時代,一直在複製反淘汰事件,我們卻視之為當然,無法跳脫畫地自限的樊籠,以景觀天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