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地層下陷、海岸侵蝕 破碎台灣 沉沒之島(轉載天下雜誌)

作者:林倖妃  出處:天下雜誌 450期 2010/06
網址: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41279


近兩成的台灣國土,已沉陷到海平面以下;從台北到屏東,西海岸不斷淪陷,投資金額相當三分之一台灣GDP的高鐵和工業區等重大建設,面臨沉沒危機。卻看不到除了加高堤防、丟消波塊以外的對策。海水贏了嗎?。

六月,梅雨已近尾聲。

靠海吃海的嘉義縣東石鄉,在極盛時期全鄉有三分之二都仰賴養蚵維生,即使近年人口急速外流,仍是當地最重要的產業。

午後的塭港村,一座座去蕪存菁後丟棄的牡蠣殼,像小山般堆砌在屋前或路旁,在偶爾露臉的陽光下,閃耀著珍珠般的光芒,空氣中飄散淡淡的魚腥味。

這裡是地層下陷重災區之一,累積下陷超過一.四二米,去年持續陷落四.六公分。塭港國小旁一棟三層樓高的建築物,下方墊一米八土方,面對高高聳立的「巨人」,一旁的房屋卻像個「侏儒」,比正常還矮三分之一。七十一歲的屋主陳連勝說,他的房子已經屯了約一米二的高度,看起來還是明顯矮了人家一截。

全台一七%平地在海平面下

「嘉義東石、布袋面臨的是地層下陷,加上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和人為因素,導致外傘頂洲消失,海水不斷往內陸侵蝕,」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許泰文指出,雙重夾殺,讓當地處境更加險峻。

水利署盤點,全台持續下陷總面積在九年前達到高峰一五三九平方公里,和泰國首都曼谷面積相當,也就是全台有一七%的平地面積在海平面底下,面臨海水威脅。

截至去年為止,還有五三三平方公里每年下陷速率超過三公分,被列為持續下陷區,全集中在雲林縣和彰化縣。累積下陷總量最大為屏東縣三.二八公尺,約等同一層樓高度,其次為彰化縣的二.五一公尺和雲林縣二.四三公尺。

但未被列為持續下陷區並不代表地表穩定。去年一年,北從宜蘭、台北盆地到中部的彰化、雲林、嘉義地區,南部的台南、高雄、屏東地區都在下陷中,從○.四公分到七.四公分不等,西部海岸漸漸淪陷。

淪陷的老問題,卻看不到有效的對策,東石會不會成為西海岸未來的縮影?陳連勝的房子從女兒出生後就開始下陷,陷到採光用的窗子變成落地窗,有的還沉入地底下,眼看房子一直沉陷卻無計可施,只能將已經陷落超過一半的樑柱加高,再蓋上屋頂。

十餘坪的房子被沉重的屋頂壓得抬不起頭,連陽光都照不進去,逼使他的兩個兒子離家。只要下雨就淹水,最長曾經一淹二十多天,電視、電冰箱泡壞好幾台,夫妻兩人看到雨勢大一點就會披上雨衣,相互扶持,巍巍顫顫地躲到外面三公尺高的堤防上,等著風雨過去。在一旁的老婆搖頭嘆息,「住到人老、人死正好,否則也沒地方跑,」她說。

浸在水中的祖墳

房子愈來愈低,堤防卻愈來愈高。對這個平日靠牡蠣殼加工維生的老人來說,除了海岸崩塌後出現高聳的堤防之外,一切只能自力救濟。

在東石,填土成為另一種應運而生的新興產業,三十坪的房子填高六十公分,索價要一百五十萬元。開車經過台十七線,沿路掛著不起眼的小招牌,寫著「專業填土」,專門幫忙運土填田或把房屋建築墊高。

面對愈來愈高的海平面,活的人必須掙扎求生,死的人也不得安寧。離開塭港村不到五分鐘,轉個彎來到猿樹村的東石第一公墓,署名「嘉義縣政府製作」的公告上寫著,從一九九六年八月一日開始禁葬,禁葬的原因是「要規劃為公園綠地或多目標使用,以利國土規劃開發」。

但十四年後的今時今日,卻因地層下陷,有大半墓地泡在水中,或是傾頹、或是幾近滅頂,也有的墓地愈蓋愈大,相對緊靠一旁,三分之二墓碑在水中漂浮的小墓,形成強烈對比。

國土沉陷更從沿海不斷往內陸延伸,進一步威脅到國家重大建設。

因為下陷區往內陸拓展,已經危及高鐵安全。高鐵在雲林地區經過二崙鄉、西螺鎮、虎尾鎮、土庫鎮、元長鄉及北港鎮等六鄉鎮,不但元長曾經一年下陷高達十一.六公分,虎尾去年則以七.四公分成為全台沉陷最嚴重區域。

高鐵必須透過墩柱撐起來成水平線,從鐵軌的墩柱腳監測角度變化,發現去年已達到一千五百分之一.○六七,超過警戒值,需提高警覺以防止危害結構和行車安全。「地盤下陷若無法遏止,會延伸傷害重大建設,」水利署長楊偉甫神情凝重地說,地層下陷,人可以搬家,公共建設卻走不了。


高鐵、沿海工業區受威脅

因地盤下陷會產生折角,雖然可以透過鐵軌調整進行微調,但隨著下陷速率有惡化趨勢,「總有一天會到達微調技術無法克服,」楊偉甫坦承,水利署已請高鐵公司評估,萬一控制不住,需要改線的可能性和耗費成本。

受到傷害的還有沿海林立的工業區。台灣從一九八○年代開始,政策性將重化工業設在海埔地、鹽田或沿海地區低生產力農地。

時至今日,不到九百公里的西部海岸,密密麻麻佈滿超過十個重大工業區,以及二十七個商漁港。

高鐵加上各工業區總投資金額高達四兆五○八億台幣,相當於台灣三分之一的GDP有沉沒的危機,可能受影響的總就業人數達十六.七萬人。

這些國家重要公共建設,正面臨海水侵蝕、地層下陷更惡化的風險。土壤、地下水鹽化,也危及路基和建設。

「再不重視,未來要花更多錢去做保護,」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助理教授林宗儀預言。

成大水利所教授許泰文從衛星資料推估,從一九九二年到二○○九年,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三.三二毫米,但台灣環島海域卻上升約三.七到五.二毫米,其中尤以高雄港上升最快,估算在一百年後海水會比現在高三十到五十公分。

福隆沙灘退縮八十公尺

升高後不斷往陸地移動的海水,造成沙灘液化而漂向外海,因為河川上游興建攔河堰、水庫和過度水土保持,下游缺乏輸沙補充,沙灘持續萎縮,波浪和潮汐海流匯聚的營造力靠近沿岸的堤防,也因沒有緩衝被迫硬碰硬,以致衝擊力反射而往下切深。

海水上升、海岸侵蝕,國土消失的速度遠比你我想像還要快。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從二○○五年到二○○八年,運用福衛二號所拍攝衛星影像,配合人工觀測從宜蘭到西海岸地形變遷,證實包括桃園和新竹、苗栗漁港,以及雲林、嘉義、台南沙洲等有十一處持續侵蝕。

台南地區尤其明顯,一路從北門王爺港沙洲、七股網子寮沙洲、曾文溪到二仁溪口,海岸嚴重退縮。北部最負盛名,每年舉辦音樂祭的福隆海岸,一九七八年到二○○六年間,每年退縮二.八六公尺,累計超過八十公尺寬的沙灘消失,直到近三年內才堆積回填三十五公尺。三芝海岸更以每年二.二六公尺速度迅速往內陸移動,至今沒有恢復跡象。

中央地質調查所科長陳華玟說,最新的研究發現西部海岸的侵蝕速度遠遠大過堆積,科學數據證實,我們的國土正在消失中。

海水是不是真的贏了?在七股溪寮村住了一輩子,背著竹編魚簍和耙子的陳連成,每天都跟著潮汐作息,退潮時他會光著腳一路走到七股潟湖南邊的網子寮,耙抓潮間帶的野生蛤,靠腰力耙土邊倒退走,還要時時回頭注意埋在沙中的消波塊,以免被絆倒。

「以前很多人來,現在沙灘退了大半,也抓不到蛤,沒人要來了,」在堤岸上的陳連成,望向眼前這片由消波塊堆疊成的蕭瑟海岸。兩年前這裡種有成林的木麻黃,防風林外是上百公尺寬的沙岸,但海水不斷進逼,連木麻黃都被海「咬」走了,去年為阻擋沙繼續流失而丟的消波塊,幾乎完全被沙掩埋。

從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鷺保護區外海堤一路往南走,出現的是怵目驚心的「樹木墳場」,因為海水入侵而倒落的木麻黃,來不及落土的種子還掛在樹梢間,台南人遊憩賞景的黃金海岸消失了、二仁溪口一片荒蕪。

「崗哨沉入海中,養殖漁塭、房子,連椰子樹都沒了,」曾發動沙灘撿垃圾的台南社區大學自然與環境學程經理晁瑞光,站在二仁溪橋上,看著在三年內從有到無的凋零海灘,靜默無語。這是否就是滄海桑田?

為保護沿岸居民和工業區,四周環海的台灣,取代沙灘的是消波塊和堤防,成為被堤防包圍的「堡壘」。

海面上升救不回的國土

全台一千五百二十公里的海岸線,就有將近五百公里被海堤和人工護岸圍繞,且多集中在不到九百公里的西海岸。林宗儀分析,海堤、護岸和商漁港產生突堤效應,造成侵蝕的速率愈來愈快,相關單位做更多工程保護海岸。

「根本是『工程永續』,」他痛批,相較於逐漸上升的海平面,工程對海岸的破壞,更是立即而快速。

再高的堤岸、再多的工程,也解決不了住在東石型厝村的蔡明曉遭遇的難題。開卡車謀生的他,以一立方公尺兩百元代價將房子墊高一米二,卻看著溝渠水位愈來愈高,代表他的房子一直在沉,土地也愈來愈低,平時只要漲潮就淹水,三不五時淹,甚至隨著漲退潮一天淹三次之多。

「這一代我們還勉強住,但下一代就不能住了,」他的臉上露出無奈卻認命的微笑,左手還牽著才念幼稚園大班的女兒。海水入侵、土壤鹽化,更需時時承受淹水的威脅,這片土地和這些人的未來在哪裡?

要關心的絕不只是高鐵或重大建設。國際水利環境學院研究員游進裕指出,國土流失幾千平方公里,單是地層下陷區就有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只要海平面再上升,海水倒灌,這些地方全救不回來,「我們的著眼點應該是十年後的問題,現在就要開始解決。」

過去,養殖漁業一直被認為該為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負責,水利署長楊偉甫認為,當養殖業已轉型,卻還往內陸沉陷,顯然問題是出在農業政策。從彰化、雲林、嘉義等地違法的水井高達三十萬口,還有更多查不到的水井在使用中,以供應從三年一作,到現在一年兩作,需水量暴增的農田。

但有人對此有不同看法。一位學者認為,除農業用水外,還有工業和民生用水也抽地下水,沒有地表水源,封井後替代水源如何處理?這是水資源管理的問題。尤其設工業區和科學園區一定要提出水資源如何提供,但現在以為封井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實際上卻連封井也沒有做。

「因為當地根本沒有地面水源可以取代,」一位水利官員坦承。農業政策、水利政策,乃至於工業政策,環環相扣卻無從解套。

面對高鐵安全,高鐵副總經理賈先德信心滿滿地說,高鐵在正常狀況下,到二○三三年合約年限期間不會出問題,但這鐵路可能要用一百年以上,等政府積極著手地下水防治和管理,地層變化已經無可回復。

荷蘭成功經驗可借鏡

要解決海水侵蝕、地層下陷,牽涉的是土地空間和產業定位、土地變更和治水,至少涉及農委會、內政部營建署、經濟部水利署等部會以及地方政府。「現在是各單位只解決自己的問題,不解決別人的問題,但A的問題卻可能要B來解決,」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說,從中央到地方,欠缺的是整合、協調和治理的觀念。

如今或許有新契機出現。經建會在嘉義東石、布袋進行易淹水區治理計劃。在此之前,以荷蘭治水為師的游進裕,已經和團隊進入東石,不斷和當地人談,「他們接受地層下陷的說法,因為每天都看到這個事實,但如何解決?」他說,接下來再談為何會淹水?你們想不想變好?

「只要帶著正確資訊和當地人討論,資訊清楚,結論自然而然就形成,」他強調,只有扭曲的真相才會出現不同的面貌。

雖是段辛苦的過程,但荷蘭已有成功的經驗可借鏡。在納入示範區的七百多公頃中,只要找到適當低的地方排水,挖出來的土將其他土地墊高,政府以地換地,將沒錢墊高土地的人搬去墊高處,讓出來的土地成為綠地,有錢人可以住在綠地旁,兩邊都賺到,更可利用低地造就出環境和鄰近的鰲鼓溼地串聯,鳥來了、遊客來了,居民也可以營生。

解決了淹水,也為當地人找到養殖之外的求生出路。但能否落實?關鍵就在政府的整合、協調和治理。